第151章 自作孽,不可活(1 / 2)

朝廷關於賀臨奏疏的批複結果,是在三月底到福建的。

說實話,對於這樣的結果,賀臨並不意外。

上奏疏之前她就知道,皇帝一定是會對李鴻仁下手的,對李鴻仁在調糧這件事上的態度,皇帝肯定忍不了。

為什麼呢?這就得說起李鴻仁成為巡撫的原因了。

李鴻仁並不是成為了福建巡撫,才能在太子和六皇子之間中立。

而正是因為李鴻仁中立的態度,皇帝才讓他成為福建巡撫。

丁立生領著東南抗倭大事,福建浙江兩省更是重災區,以前皇帝不動浙江,是因為不好動,因為太子和六皇子已經將浙江滲透了。

動了一方,就必須牽扯另一方。

可六皇子和太子在福建勢力不大,除了福建沒有浙江好撈油水,其中更是有皇帝的管控。

他不希望這樣的一個抗倭前線出大問題。

所以才提拔李鴻仁這個有能力,並且還不涉黨爭的人為巡撫,就是為了穩住東南大局。

可如今,李鴻仁居然聽了朱立群的話,就給漳州調那麼點糧食,皇帝定然懷疑他跟朱立群一樣,倒向太子。

這顯然違背了皇帝提拔他的初衷。

所以皇帝一定會動李鴻仁,這在賀臨的預料之中,甚至她都猜到了皇帝對李鴻仁的處理結果是革職留任。

畢竟倭寇占了毛竹島,此時換上新巡撫,對整個抗倭大局來說沒有好處。

革職留任,便可以恰到好處的敲打李鴻仁,這是景曆帝的一貫作風。

至於朱立群,賀臨並沒有完全的把握皇上會懲治他,畢竟打掉朱立群,會不會給太子那邊釋放錯誤信號,這肯定是皇帝會顧及的。WwWx520xs.com

不過賀臨也是一不做二不休,李鴻仁都彈劾了,還差他個朱立群嗎?

當然,這份奏疏,她可以早早的遞上去,但她就是要等到賑災完成,秦淵回京之後再呈交。

而這件事,也是她故意瞞著秦淵的。

她先前與秦淵說好,讓秦淵跟皇帝彙報時,對福建的這些事情裝作不知情。

這樣,皇帝收到她的奏疏,肯定就會疑惑秦淵到底知情不知情,甚至可能直接拿她的奏疏試探秦淵。

在景曆帝這種精明的人麵前,一定要有影帝般的演技,不然分分鍾露出破綻。

如果景曆帝跟秦淵說了自己的這份奏疏,那秦淵的反應就是最真實的——因為他的確對這封奏疏不知情。

如果景曆帝相信秦淵不知情,那秦淵不彙報太子的人在漳州搞出來的事情,便是情有可原。

短時間內,皇帝便不會懷疑秦淵倒向太子。

雖然賀臨覺得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當然,如果景曆帝不相信秦淵也沒關係。

因為這件事傳到太子耳朵裏,就會變成秦淵麵對皇帝施壓,都不肯供出自己。

妥妥的兄弟情深啊!

反正這件事,隻要秦淵咬死自己不知情,橫豎對他都是有利的。

除非秦淵麵對皇帝的質疑,臨時改口說知情——當然,賀臨覺得不太可能,畢竟她和秦淵相處這麼久,對秦淵的了解還是有的,他不至於蠢到那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