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迫在眉睫,既然決定要領兵出戰,此事便耽擱不得。
第二天一早,秦淵便點好了兵,準備出發。
韃靼雖然人馬不少,但他的目的就如那封高傲的手寫信上所說,隻是要錢要通貢,並不是攻破京城。
所以兵臨城下之後,韃靼並沒有選擇圍攻京師,隻是縱兵在西山、良鄉以西的廣大地區劫掠。
景曆帝並沒有給秦淵太多人馬。
一來京城的軍士本就不多,讓秦淵全帶走,京城的防禦就空了。
二來京城之外還有許多勤王之師,他們都可以受秦淵這個平虜大將軍的指揮。
韃靼的人馬駐紮在安定門以北,秦淵帶著兩萬人,從重陽門走出了京師。
戰事緊急,朝廷並沒有給他舉辦隆重的送行,當然,擔心的人還是有許多。
有些人是擔心的是國事,是他這一戰能不能贏,隻有少部分人擔心的是秦淵的安危。
賀臨的擔心則二者皆有。
離開京城之後,秦淵並沒有唐突冒進,而是先在外麵找到了梁左的人馬彙合。
梁左自之前被景曆帝準許駐守居庸關之後,這次勤王他是來的最快的人。
不過他的隊伍到通州之時,就被延答的人給打散了,一直到前兩天才重新聚集起來。
現在他手裏有人馬兩萬,加上秦淵帶出城的人馬,整合起來一共四萬。
除此之外,秦淵一共還收攏了其他被衝散的兵士大概一萬。
所以他現在手裏一共有五萬人馬左右,但不過是韃靼的一半。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士兵麵對韃靼,完全沒有戰意。
其原因不僅是因為他們前不久才被韃靼打的落花流水,更多的還是看到了雙方之間的差距。
勤王之師日夜奔襲過來,都是輕騎馳援。
而戶部糧餉不足,又主要供應京師城內之兵力,以至糧餉不濟,士兵饑疲不堪,戰鬥力頗弱。
營帳裏,秦淵聽李春彙報著軍隊裏的情況,以手抵額,頭疼不已。
陸景雲坐在一旁,聽的也是眉頭直皺:“人數上本就有差距,兵士還不如韃靼精壯,如今糧餉不濟,這一仗該如何打?”
秦淵歎了口氣:“大同、保定、延綏、河間、山西、遼陽六鎮勤王之兵皆在趕來的路上,屆時人數上的差距自會彌補。”
陸景雲依舊愁眉苦臉:“人數上是彌補了,可糧草呢?他們這麼多人輕騎馳援,不可能帶太多糧草輜重,俗語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無糧草,大家吃都吃不飽,談何戰意?”
秦淵垂眸思考起來。
紀恒走進帳內:“王爺,梁總兵求見。”
“讓他進來。”
梁左很快進了營帳,朝著秦淵跟陸景雲都行了一禮:“宣府總兵梁左見過王爺。”
“不必多禮。”
“敢問王爺,可是在為糧餉一事發愁?”
“哦,你難道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回王爺的話,戰機不等人,此時從外地調糧根本來不及,最好的辦法還是就地籌糧,我大慶京畿之地一向富饒,雖遭虜賊劫掠,可虜賊人生地不熟,根本不清楚哪裏才是富裕之地,搶的也不過是些小民,真正的大戶並未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