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同甘共苦(1 / 2)

景曆三十三年,九月初六。

昨日下了一天的雨,今天終於迎來了豔陽。

然而豔陽之下的京城,氣氛依舊壓抑。

大家都知道,太子雖然死了,但這場叛亂牽扯出的人不會少。

一大早,宮裏便宣布了一份聖旨。

聖旨的主要內容,自然是針對太子這次叛亂逼宮的懲處。

不過景曆帝顯然對太子還存有幾分父子親情,除了廢除太子之位,不準他入皇陵之外,沒有做到鞭屍示眾這種地步,反倒找了個地方把太子安葬了。

至於太子妃以及太子的幾個孩子,則都被貶為庶人,流放到外地。

而夥同太子叛亂的其它人,自然也是逃不了一死,甚至很多對此事並不知情,隻是單純身為太子黨的官員也連帶著遭到了清洗,數不清的人或是斬首示眾,或是抄家流放。

一連幾天,京城都籠罩在一片血腥之中。

不過讓許多人意外的是,楊和謙作為太子黨的骨幹,因為帶人馳援有功,反倒功過相抵,沒有遭到嚴厲的懲處。

但他好歹是太師,這件事不可能不負任何責任,景曆帝以其沒有教導好太子為由,免掉了他戶部尚書的位置,不過楊和謙依舊擔任內閣首輔。

這對楊和謙來說,倒也不算特別壞的消息。

畢竟他年紀也大了,內閣的事情已經夠多,再兼著戶部尚書的話也容易力不從心。

該罰的罰了,該獎賞的景曆帝也沒有吝嗇。

秦淵因為勤王立下大功,是受到褒獎最多的人。

這樣那樣的賞賜從宮裏源源不斷的送進秦淵府邸,禮單攤開甚至有數米長。

一時間,秦淵倍得聖寵,風光無量。

而在此之後,後續還有許多事情要收尾。

混亂是最好往上爬的階梯,這次因為太子一案,被連帶牽扯的人有許多,他們的位置空了下來,後續總得需要人去補著些空缺,下麵的人自然看著心癢。

呂興文作為內閣次輔,還兼著吏部尚書一職,這件事本該是由吏部負責的。

不過空缺的位置太多,幹係頗多,景曆帝沒有單純的讓吏部負責,不然滿朝文武恐怕都要變成六皇子的人了。

所以他將這件事交給了內閣商議,同時還著重提醒了他們,秦淵的意見也很重要。

呂興文本以為太子倒下之後,空出來的位置都能由他們這邊的人補上。

但現在看景曆帝卻似乎有意再抬起秦淵,他的臉色不由凝重起來。

而朝廷裏,那些想著升遷的官員們知道這件事之後,紛紛過來巴結秦淵,幾乎要將王府的門檻踏破。

而在內閣對此事進行商議的過程中,楊和謙打算代表內閣,按照景曆帝的意思,去找秦淵一趟,問問他的意見。

當然,除了問官員的升遷一事,更重要的,還是同他商談未來的規劃。

景曆帝老了,未來總是要有新皇登基的,六皇子這條路他不可能再走得通,便隻剩秦淵了。

雖說之前跟秦淵不是沒有過矛盾,可天底下隻有永遠的利益,哪有永遠的敵人?

他當內閣首輔這麼多年,黨羽眾多,這次太子倒下的確牽連到了一些人,可不是所有人都被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