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一片混亂(1 / 2)

七月初,秦淵頒布聖旨,宣布在河南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之新政。

一下子,河南的士紳階層,包括河南的地方官們紛紛上奏書反對。

雖然這道聖旨並沒有說要將此國策推行到全國,但其他地方的官員擔心秦淵會像以往一樣,將新政全國推行,因此,他們也紛紛站出來反對新政。

這一次的反對之聲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厲害的多,中央絕大多數官員都不同意推行這項新政,包括以往一些支持秦淵改革的官員。

每日上朝都有人就此事激烈陳詞,請求秦淵收回成命。

而在這次的辯論中,翰林院的那些人甚至也不願意為秦淵說話了。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寒窗苦讀那麼多年,辛辛苦苦往上爬,為的就是擺脫農民身份,實現階級躍升。

而人與人之間是否站在同一階級,表麵看的是財富與地位,觀其本質,看的是其實是差距。

我能做什麼事情,你卻做不到,這就差距。

人與人之間有了差距,於是有了階級。

現在剝奪官員的特權,讓他們跟農民一樣當差納糧,那他們跟農民還有差距嗎?沒有了。

在如潮水般的反對聲中,賀臨是為數不多身居高位,卻依舊支持秦淵的人。

大臣們對秦淵更多的是勸諫,對賀臨則不客氣的多。

某日朝會,大臣們又因為此事吵了起來,在賀臨據理力爭的時候,有人直接在聖前大罵:“賀大人,以往的新政推行,你往往是第一個站出來同意的,如此諂媚君王、逢君媚上,可是居心不良,敗壞國本!”

那人說完,直接跪下來:“微臣知道皇上器重賀臨,可皇上即便是將微臣杖責至死,微臣也要同皇上諫言!賀臨此等等小人絕不可再留在朝中,求皇上將其治罪!罷官撤職,流三千裏!”

“臣附議!”

“臣附議!”

楊和謙作為內閣首輔,在此事上也不再和稀泥了:“皇上,為官者當清正廉潔,守中正之心,可皇上這幾年來,重用賀臨此等逢君媚上之人,而如今便是正君道,明臣職之時!老臣請皇上將賀臨治罪!不然請革去老臣內閣首輔之職!”

賀臨望了楊和謙一眼。

皇權與相權向來是此消彼長,動態博弈的。

雖然大慶沒有丞相,但相權隻是一個名詞而已,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代表了百官的利益,誰就擁有著相權。

楊和謙這幾年來屢次被秦淵打壓,不得不在許多事情上和稀泥。

看來這次是想抓住機會,好好揚眉吐氣一把。

賀臨作為秦淵的心腹,扳倒了賀臨,就是重挫了秦淵。

賀臨站出來:“皇上登基之前,國庫虧空嚴重,可自皇上登基之後,其新政條條為國為民,如今國庫不但不虧空,反而十分充盈,百姓更是安居樂業,可見陛下絕不是昏庸之君,既不昏庸,那君道有何不正?

楊閣老,你自景曆朝便擔任首輔多年,景曆朝的虧空如此嚴重,你不發一語,如今皇上推行新政,你就出來明臣職了,豈不可笑?

說我是居心不良,諂媚君王,我看你們才是墨守成規、不懷好意、大奸似忠、誤國誤民!”

“賀臨!你竟也好意思說我們大奸似忠!”

“我就這麼說了怎麼了?你們自己打什麼算盤,自己心裏清楚!”

“我……”

雙方立即吵起來,混亂中,有人甚至動起手來,直接推了賀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