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新任首輔(1 / 2)

在一體納糧成功推行之後,賀臨打算稍微歇歇,不再搞什麼大動作了。

或者說,封建王朝已經到了某個頂峰,限製於生產力跟生產關係,也沒法再搞出更大的動作了。

除非生產力跟生產關係得到新的突破,而這必然伴隨著科技的發展。

因此,賀臨決定之後將重心放在提升科技進步一事之上。

然後通過設立一些類似於科學院的機構,廣納天下人才,鼓勵科技創新,一點點轉變大眾從前所認為的奇技淫巧、不務正業的觀念。

當然,這必定是個十分長久的過程,十年起步上不封頂,而現在她能做的,隻是先讓國內跟上國外的進度。

所以過完年之後,賀臨便開始準備對外交流往來一事,而恰好,在從開放海禁到現在已經有好一段日子了。

慶朝跟外麵的往來交流便頻繁了許多,不時會有外國人進入國內。

賀臨親自接觸了好幾次西洋來的傳道士,每次都會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新奇的玩意,通過這些去判斷國外科技發展的程度。

與此同時,賀臨還同秦淵諫言,開放同蒙古那邊的互市,同時加強邊關防衛,以穩定邊關關係,集中力量發展國內。

這些諫言,秦淵都采納了。

在賀臨忙著處理朝中各項事務的時候,秦淵也麵臨著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許多大臣都同他上疏,請求他開宮選妃。

第二件事則是要選出新任的內閣首輔。

第一件事秦淵拒絕了好幾次,一直在拖著,而第二件事,秦淵則已經拿定了主意。

建明四年六月,秦淵在某日的朝會上頒布了聖旨,表示要讓內閣次輔賀臨接替首輔之位。

雖然自楊和謙倒台以來,賀臨這個次輔早就成了內閣實際上的話事人。

但依舊有些老臣對此感到不滿,他們覺得賀臨才三十歲,能做到次輔都算是運氣爆棚、祖上積德了,現在居然還提拔到首輔的位置?

那他們這些替朝廷勤勤懇懇做了這麼多年事情的老臣算什麼?

不過這些反對的聲量並不大,畢竟賀臨的能力朝廷中的大員們有目共睹,尤其是那些自秦淵登基之後才得到升遷的官員,更是十分支持賀臨。

因為考成法是賀臨推出的,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因為考成法才被朝廷看到才能,然後被重用。

所以升賀臨為首輔一事,雖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並不算特別困難。

於是乎,建明四年六月十五,年僅三十、同進士出身的賀臨成為了大慶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內閣首輔。

賀臨成為首輔,是考成法徹底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偏見,不拘出身和資曆大膽任用人才的一個體現,也影響到了許多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