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臨本以為,寧夏一戰,應該會是秦淵唯一一次親征。
可後來才發現,這隻是秦淵第一次親征。
建明十五年,東瀛侵略高麗,高麗作為附屬國,向大慶求援。
秦淵跟賀臨一致認為,侵略高麗隻是東瀛的第一步,如果他們不出兵援助,一來,會失去其他附屬國的信任,導致大慶權威降低。
二來,東瀛占據高麗之後,肯定會將觸手伸向大慶邊關。
因此,大慶立即決定派兵支援高麗。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遼東的女真也趁火打劫,趁亂起事。
派去支援高麗的人馬被前後夾擊,陷入險境。
秦淵震怒,再次率軍親征,誓要蕩平女真,打退東瀛。
這場仗打了一年左右,因為國富民強,兵強馬壯,再加之賀臨設立的總科學院研究出了不少厲害的火槍火炮,大大減少了慶軍的傷亡。
雖然此次征戰耗費了許多軍費,但好在大獲全勝。
兩次親征的接連大勝,瞬間將秦淵這個君主的威望提高許多,也震懾了周邊各國各部落。
自此之後,大慶的邊關安寧了下來。
同樣在建明十五年,秦淵出征期間,賀臨推出了一項重大措施——發行紙幣。
其實紙幣也不是第一次發行了,大慶建立初期,太祖便發行過寶鈔。
但紙幣的本質是一種信用券,而統治者往往缺乏近代貨幣思維,沒有相應的準備金製度,使得紙幣超發,通貨膨脹,以至於失去信用,讓紙幣始終無法成為社會的主流貨幣。
想要發行紙幣,一來需要國家信用足夠強大,二來需要相應的製度配套,保證紙幣不能超發。
現在大慶國內也有紙幣,那就是“銀票”
但銀票能夠流通,靠的是當地的大銀莊作信用背書。
賀臨以前不推出,是因為覺得沒有良好的時機。
而現在,大慶國富民強,商業繁榮,民間對於便攜貨幣的需求很大,此時便是良好的時機。
而賀臨也不像以往的統治者,具有現代須有金融知識的她,可以精準的抓住要害。
因此,賀臨在發行紙幣的同時,建立了一套金融法規,同時出了好幾本書,推廣金融知識,推出中央銀行控製貨幣超發等等措施,以保證紙幣的發行與流通。
對於此事,賀臨準備已久,在前些年,她就不斷推出過許多改善金融的小措施作為鋪墊,因此貨幣的發行並未受到阻礙。
當然,新貨幣大慶鈔票徹底流通起來,需要時間去慢慢轉變,過程也需要統治者極力把控。
到了建明二十年左右,大慶鈔票徹底在大慶流行起來。
而與此同時,賀臨以前埋下的一顆種子也開始發芽了。
心學大力發展,在全國建立了不少講學,大大的推動了知識界的思想文化解放。
再加上開放海禁帶來的一係列商業繁榮,讓整個大慶社會的風氣不再如以往那樣保守。
許多女子開始經商,甚至有些女子開始進入民間教育行業。
當然,一開始,受她們教學的大多也是女子,可賀臨覺得,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知識界的女性也一定能夠為女性解放貢獻力量,目前隻是一小步,估計也是最好的一步。
再往上,徹底消除偏見,甚至讓女子從政,在這個時代幾乎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