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略伸出手去,先行尋找尚永良的脈搏。
正常來說,大多數的人的脈搏都在手腕橈動脈搏動處。
橈骨莖突處為關,關之前也就是腕端為寸,關之後肘端為尺。寸關尺三部的脈搏,分別稱寸脈、關脈、尺脈。
《脈經》有雲:“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
這幾天陳略跟著孫婉清學的就是最為基礎的東西,而切診基礎是孫婉清這幾天給陳略講解最多的。
作為學霸,陳略最大的優勢就是記憶力強,領悟能力強,不能說過目不忘,但是基本上看過的東西,多看一兩遍,都能差不多記得住。
陳略第一次見安遠明的時候就說過,學霸分兩種,一種是天賦型,一種是努力型,但是就事實而言,靠著努力,力爭上遊沒問題,可年級第一,還真不是單純的靠著努力就可以的。
雖然隻是跟著孫婉清學了幾天,但是孫婉清說的一些要點陳略都記住了。
孫婉清不僅僅漂亮,而且也很會教學生。
嗯,不僅是一位合格的妻子,更是一位合格的老師。
用孫婉清的說法,脈象雖然有多種,但是剛開始學的時候還是要有主次之分,常見脈象,幾種絕脈。
中醫的脈象分類有28種,還有5絕脈,可是有的人甚至一輩子也見不全,學醫之初,沒有必要把每一種脈象都搞明白。
學切脈,要先知道正常的脈象是什麼,一個正常人,一呼一吸4指,和緩均勻,即為有神,也就是常脈,常脈之外都為病脈,除此之外再考慮特殊人群,如老人,孩子,還有胖瘦,以及季節性和氣候性的影響,如春夏秋冬等等。
按照孫婉清的教的,再加上陳略自己的天賦,這麼幾天陳略的切診不能說已經完全入門,卻已經摸到了一點門道了,並非最初的完全是外門漢。
隻是當陳略的手指在尚永良的手腕橈動脈搏動處尋找脈象的時候,卻察覺不到一丁點的脈搏,這讓陳略下意識一愣。
毫無脈象?
現在別說什麼浮脈、沉脈之類的判斷了,陳略都察覺不到尚永良的脈搏跳動,這還怎麼判斷?
愣過之後,陳略卻很快鎮定了下來,這也是這麼多年陳略養成的習慣。
從小到大,幾乎沒遇到過什麼難題,即便是偶爾遇到,陳略也不會慌,仔細分析,小心求證,大都是能解出來的。
所以說,從小培養成的自信和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很有用處的。
哪怕在現實社會中,仔細去觀察,也會發現,一些從小就上學成績好的孩子,哪怕在某個階段耽誤了,失誤了,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可步入社會之後,經過幾年摸爬滾打,往往都不會差。
這就是從小的自信造成的,不服輸,有上進心,不甘於平淡,總是會找到出路的。
沉下心,陳略就開始想孫婉清給他說過的一些常識。
常見脈象,幾種絕脈,反關脈......
想到這兒,陳略的手指輕輕移動,到了尚永良指橈動脈腕關節的背側......
看到陳略的表現,原本還臉色平靜的尚永良的臉色就微微一變,震驚的看了一眼陳略,然後下意識的看向安遠明。
安遠明抬頭看了一眼尚永良,兩個人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撼。
尚永良之所以讓陳略給他摸脈,還真不是隨便來的,正是因為尚永良自己的脈搏就是比較罕見的反關脈。
反關脈一種生理性變異的脈位,反關脈切脈的位置也相應在寸口的背麵。
有時候同時見於兩手,有時候隻是一隻手。
清代周學霆的《三指禪》裏麵就有記載:“間有脈不行於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側,入大腸陽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關。”
而尚永良正是反關脈,而且還是雙手反關。
尚永良是反關脈,安遠明也是知道的,剛才尚永良想要考一下陳略的切診,安遠明在邊上甚至有點支持,也是這個原因。
他們倒是沒指望陳略能準確的摸出脈象,就是想讓陳略長長見識。
特別是安遠明,安遠明其實一直想要陳略知道一下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安遠明看來,陳略是省狀元,天賦高,這樣的學生自然是非常優秀的,可也因為從小優秀,未免有點過於驕傲,這不是好事。
看著安遠明,尚永良的眼中帶著詢問。
“陳略之前真的沒有接觸過中醫?”
這反關脈,別說陳略這種之前完全沒接觸過的,就是一些有點臨床經驗的,一時間可能都會忽視。
找到了尚永良的脈搏,陳略也鬆了口氣,果然是反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