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被後世曆史稱為向風群島海戰的一係列戰鬥中的第一次,就這樣以兩敗俱傷的方式結束,英俄艦隊用堪稱巨大的傷亡堵住了阿根廷艦隊,保護住了哥倫比亞十幾萬聯軍的後勤補給線,他們損失四艘戰列艦,三沉一毀,另外還有四艘防護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二十艘魚雷艇。
不過戰果也可以說非常令人滿意,他們擊沉阿根廷海軍一艘戰列艦,重創一艘重巡洋艦,另外還有一艘輕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最令人惋惜的就是沒有把裏瓦達維亞號擊沉,雖然這艘瑞典產的戰列艦挨了一枚魚雷,但很顯然當初阿根廷人為它支付的兩百三十萬英鎊物超所值,僅僅是受到一些爆炸衝擊所造成的內部震動損失,絲毫沒有影響它的戰鬥力。
海戰失利後,這艘戰列艦帶著剩餘阿根廷戰艦隨後以所帶的陸戰隊登陸並且攻占英國殖民地特立尼達,這座小島上並沒有英國駐軍,隻是有少量殖民地官員和警察,主要城市隻有西班牙港,阿根廷人攻占這裏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戰鬥。但這座港口卻是一座非常適合他們臨時停靠的天然良港,在豎起幫助當地印第安人和黑鬼du立的旗號後,他們很快就完成了對這裏的控製,然後在對岸委內瑞拉人的幫助下開始維修他們的戰艦。
因為同樣主力艦都個個帶傷,英俄艦隊也無力向這支躲在西班牙港的艦隊主動發起進攻,雙方就這樣一邊****傷口,一邊小心翼翼地盯著對方。
這樣的結果讓楊皇帝很滿意,隻要哥倫比亞的英俄陸軍補給暢通,那裏的戰爭就可以再繼續下去了,隨著戰事曠日持久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南美國家為了自身利益卷入戰爭,等歐洲戰場上協約國獲得勝利後,像智利和巴西這種還在觀望的,也就不可能再忍住了。
是的,在楊豐的計劃中,接下來就是要協約國勝利,而且還是輝煌的勝利,要讓他們的軍隊向著柏林,向著維也納高歌猛進,然後在他們最輝煌的高chao,狠狠一棍子把它們的脊梁打斷,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到現在為止德國還沒有遭到戰火蹂躪這很顯然是不行的,必須在德國和奧地利都在炮火中呻吟的時候,必須在威廉和約瑟夫皇帝瀕臨亡國的時候,楊皇帝才能帶著施舍的高傲以救世主姿態出現在他們麵前。
這樣一來得到希望的同盟國會拚了命堅持戰鬥,等著來自中國的援軍好玩絕地反擊,而協約國方麵在已經招手的勝利麵前,必然舍不得放棄,他們同樣會拚命進攻,以求最快速度解決歐洲的敵人,然後抽身對付亞洲的敵人。這一點很重要,楊豐要的是他們戰鬥下去,隻有中國參戰後,協約國依然堅持戰鬥才能敞開了清洗這些鬼佬們,如果中國一參戰,協約國立刻投降和談,那還怎麼完成這個目標呢?
說到底楊皇帝的目標並不是讓歐洲人屈服,相反他要的是他們不屈服,隻有他們不屈服,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殺下去,屈服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屈服二十後又爬起來這種事情必須避免,讓歐洲人口銳減一半,是控製這片大陸最簡單徹底有效的方法,他們自己互相放血達不到目標,那麼中國人就去幫著他們放血,還不行那就把他在杜馬蘭島上製造的好東西釋放出去。
不過現在還需要一些時間,尼古拉已經在英法的勸說下,決定把陸軍再擴充兩百萬才發起最後的決戰,這樣一來至少要到秋天才行,畢竟他不可能隨隨便便拎出兩百萬頭灰色牲口,然後塞給一把步槍就能上戰場了,必須得經過幾個月訓練才行,另外這麼龐大的軍隊武裝起來也得耗費很長時間,哪怕中國的工業規模再龐大,做到這一點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更何況這時候中國自己也在大舉擴軍當中。
當然,中國的擴軍可不是對外公布的三百萬,這點軍隊光後勤倉庫裏的戰略儲備就足夠了,楊豐真正的擴軍數量是一千萬。
這個數字雖然看似誇張,但實際上一點也不誇張,一個人口數量超過五億的龐大帝國,一千萬陸軍真得不多,一旦開戰中國必須得應付多個戰場,首先是對俄國的作戰,遠東和中亞至少得動用三百萬陸軍。雖然現在俄軍基本上都在歐洲戰場,烏拉爾山脈以東總共加起來不超過三十萬陸軍,基本上可以說不設防零,但那畢竟是超過五千公裏的巨大縱深,而且這些戰鬥民族,在需要的時候是很容易全民皆兵的,想要控製如此龐大的戰區,沒有三百萬人是別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