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克帝國的邀請下,國民軍開始進入西方大陸,並且在西方大陸建立自己的軍事陣地,這對於西方各國來說無異於敲開了他們的腦殼。

西方各國雖然不滿意,包括摩根帝國在內,他們也感覺到國民軍的威脅,所以在摩根帝國的斡旋之下,他們認為應該聯合起來,然後共同對抗國民軍。

容克帝國內部也不是天外一塊,雖然當權者想要繼續在李滿江的支持下向西前進,並且占領整個西方大陸,但是困難重重,所以國內就出現了一部分溫和派。

在溫和派的領導之下,容克帝國內部開始分裂,李滿江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馬上就指使自己在西方大陸的手下,幫助榮克帝國頑固派立國。

在國民軍進入西方大陸的第三個年頭,榮耀帝國分為兩大帝國,東榮克帝國歸國民軍支持,西榮克帝國規模跟帝國支持。

容克帝國內部的老人也沒有想到他們籌謀了一輩子,最後竟然變了一個分裂的結果,但是現在後悔也晚了,當年他們把李滿江的軍隊給引進來,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但是對於李滿江來說,這是他進入西方大陸的一個重要契機,現在國內的發展如火如荼,沒準他們也會在自己國內鬧事,與其讓你們的國家亂起來,當然是要保證我這裏好好的。

西方大陸的戰爭,在李滿江的操作下繼續進行,摩根帝國的百萬大軍開始登陸西方,大陸李滿江也將自己的四十萬大軍通過羅刹帝國的鐵路線運了過去,雙方在西方大陸上再次開始交火……

對於這場世界大戰,世界各國的評論也是不相同的,當然都是站在各自的戰壕裏,李滿江他們的軍隊也是打得非常慘烈,尤其是在異國他鄉作戰,所以國民軍沒有取得應有的戰果,在損失了八萬人之後,僅僅占領了羅刹帝國誌榮克帝國的一條交通線。

但是西方的軍事學家已經看出來了,雖然他們粉碎了國民軍向西方大陸進攻的計劃,但是這條交通線如果要是建立完畢,那麼國民軍的人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東方前往西方,這就好像是一個輸血管一樣,將來的戰爭肯定會越發艱難。

雙方都感覺到這場戰爭開始不受控製,雖然有一些中立派,想要讓雙方坐下來談判,但很遺憾的是各國的主戰派已經站在了主流的方向,李滿江本來還想著通過談判拿到一些利益,但是從目前這個情況來看戰爭已經無可避免了。

國民軍的遠征艦隊開始出發,首先攻擊的就是東方大陸周圍的殖民地,西方各國的海軍實力雖然強悍,但因為技術落後的問題,所以在遠征艦隊的攻擊之下,西方各國大量丟失掉東方的殖民地李滿江的遠征艦隊,開始朝著西方前進。

戰爭開始的第四年,果然和西方軍事學家預測的一樣,通過這條鐵路線國民軍可以源源不斷的抵達西方,雖然西方各國已經設置了圍剿計劃,但無奈西方各國之間的關係太過於散亂,所以就算是他們製定了各種計劃,最終也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