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前往北地,切斷後路(1 / 2)

將義渠在大秦西北的版圖抹去之後。

義渠舊地,已經被嬴少傷所占據了。

但占據之後,嬴少傷更加忙碌了。

因為,占據這個地方,並不意味著就是屬於他。

他的身份是岐山君,而不是義渠舊地之主。

所以。

嬴少傷必須動用一些手段,讓義渠舊地處於可控範圍。

這裏對於別人來說,或許沒什麼資源可以挖的。

但對於他來說,這是戰略要衝之地。

這裏是天然的牧場。

自然要掌握在手中,然後發展。

到時候,義渠舊地的附近,就是整個大秦的牧場,養清一色的河曲馬。

大秦軍馬,主要來源,就是河曲馬。

源頭產於羌、氐、巴蜀交界之處,黃河上遊第一河曲處。

故名河曲馬。喵喵尒説

河曲馬,骨量充實,肌肉豐滿,身材高大。

蒙氏黃金火騎兵,用的就是河曲馬。

不過河曲馬的來源,一開始掌握在羌、氐手中,後來老秦人與之爆發幾次戰爭。

這河曲馬的馴養方式、馬種等等,就掌握在了老秦人的手中,在秦地發展壯大。

即叫河曲馬,又叫秦馬。

即使如此,大秦的鐵騎也不是很多。

大秦依然以弩弓、雄戟、青銅戰車、劍兵等為主。

尤其是秦人以善弩著稱,每到一地,必然以弩陣開道。

秦人的弩,比任何一個國家射程都遠,威力也大,種類也多。

嬴少傷知道,如果按照陰密城的戰鬥,秦國一般都會排兵布陣,弩箭齊發。

然後步戰優先。

像他這種動用一萬多騎兵,衝鋒。

也隻有他財大氣粗能搞得起來。

不說他的騎兵都是後天境後期、裝備還都是法禁。

單說秦國的一般騎兵。

看似騎兵一人一馬一兵器,飛奔,揮舞兵器,步兵難擋,瀟灑之極。

但是秦國培養一個騎兵,需要花不少錢。

騎兵野戰之王,在戰場上猶如死神。

秦國、趙國、燕國的騎兵,大多數是靈活快捷的輕騎兵。

重騎兵,除了他的岐山之外,也隻有蒙氏黃金火騎兵。

騎兵自然也是最燒錢的部隊。

騎兵配置中,最貴的是戰馬。

平時是交通、拖運工具。

戰時,便是作戰武器。

養一匹高素質的戰馬,不是普通百姓能負擔起的。

馬也不是所有的馬能勝任軍馬。

需要一定的規格,才能達到軍馬的標準。

培養戰馬,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戰馬不同於一般的馬匹,它可不是隻吃草的,他還要有精飼料,豆類,麥類等糧食。

往往養一匹戰馬所花費的資源,可以養活三四個家庭。

除了戰馬之外,培養一名合格的騎兵,也要消耗大量資源。

秦國、趙國、燕國是有速成之法。

半年湊效。

但,那戰鬥力,不能算真正的騎兵。

真正合格的騎兵,需要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的訓練,吃的是最好的糧食。

每個月的軍餉也是最多,還有武器裝備開銷等等。

這還不包括後期的保養費用。

騎兵可以說是最貴的兵種。

幾萬騎兵的花銷,即使在大秦也算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所以。

能搞騎兵,也隻有嬴少傷搞得起。

【帝國時代:外掛8.0】。

騎兵營建築加成。

隻要有資源,就能爆兵。

還能加持騎兵實力,還有配套的騎兵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