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朝那城。
一處由一座座鐵匠鋪、裁縫鋪等等,組成的巨大工坊區域。
聚集了幾千人,於空地上。
他們一個個眼神懵逼的看著,嬴少傷爆出來的工匠,安排他們任務。
先前大雪龍騎,將他們聚集到這裏的時候,他們還很鎮定。
秦民尚武,民風彪悍,商鞅變法以前,經常鬥毆,一言不合就拔刀開殺。
但是商鞅變法之後,實行連坐,一個個都老實了起來。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骨子裏,還是流淌著不怕事得血脈。
所以聚集過來的時候,很鎮定。
可是,當那位將軍,宣布他們是這片工坊的工人,介紹工作的詳細內容的時候,一個個懵逼了起來。
你讓他們幹活種莊稼,或者征兵去打仗還行,這些都是簡單的操作。
但你讓他們去鑄劍、煉鐵、製作盔甲……
這可是精細活,他們不懂啊。
什麼煉鐵時候的金屬比配,什麼鑄劍的尺寸,掌握的火候……
想想頭都疼。
不過。
當他們聽見,他們每人跟隨老工匠師父後麵學習,甚至認字的時候,都開始意動了。
七國,底層認字的人太少了,鳳毛麟角,知識都掌握在權貴手中。
老百姓想掌握知識太難了,根本沒有途徑可言。
至於諸子百家,也有門檻,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的。
現在,竟然有識字學習的機會。
而,接下來。
他們又聽到了一件事情,他們現在,已成編製,在這幹活,不僅可以有一日三餐軍糧可吃,還有軍餉可拿,每月二十秦幣,還會以件數計算,增加秦幣。
這一下子,讓所有人都轟動了。
秦幣是最近幾年才流行。
這是嬴少傷捯飭出來的。
七國貨幣,各有不同,並不統一。
秦國貨幣,在商鞅變法以前,國力薄弱,用的還是魏國圜錢。
而商鞅變法改革,秦國逐漸強大。
以黃金、白銀為上幣,單位:鎰。
青銅為下幣,單位:半兩
正所謂,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本來嬴少傷沒想過去弄什麼秦幣。
但是,隨著岐山不斷發展,尤其是萬三千、湘西四鬼,從高武大明世界,召喚過來之後,商業興起。
覺得各國錢幣,實在是太雜亂。
所以捯飭出來秦幣。
和嬴政說了一下,又謀劃一番,這秦幣就這麼流行出去了。
流行的趨勢,連呂不韋,都擋不住。
嬴少傷搞得秦幣,是看了秦國一兩圜錢、半圜錢、兩甾錢、十二銖錢、半兩錢之後,與前世藍星銀元的特點,弄出來的新幣。
依然是青銅為主。
但是規格是統一的,圖案統一。
所謂圖案統一,就是每個秦幣都雕刻著嬴政的身影,鹹陽的背景。
作為交易的岐山產品的貨幣。
什麼,你沒有秦幣?
那我岐山的宣紙、不賣給你。
什麼,你要用黃金、白銀來買?
可以啊,你不怕吃虧麼?秦幣可是便宜很多哦。
於是,就這樣,秦幣不僅開始流行於秦國,而且還往關東六國也擋不住。
沒辦法。
岐山出品的細鹽、宣紙、毛筆、墨……都是精品。
就連葡萄酒,都與眾不同。
技術封鎖,做工精良,仿製的一眼就能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