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回憶我的童年,因為童年留給我的隻是傷感……
我本以為:不去回憶,就會遠離淚水;不去回憶,就會沒有傷感;不去回憶,這樣就會慢慢地淡忘……
然而,我錯了!傷感仍然存在心底,它不會離你而去,隻是它隱藏得很深,很深……
即便是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了,現在回想起來,淚水仍在眼眶裏打轉。
曾聽我外公說,父親年輕的時候脾氣特別爆。也許是年少輕狂吧,別人給他一拳,他絕對會加倍奉還給你。即使父親明知道打不過對方,也不服輸,就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給別人一棒子,給他來個措手不及,發生類似的事不足為怪。
一次,因為把別人傷得太重,對方住進了醫院,聽說醫生診斷為腦震蕩,在加上自己曾在公安局有案底,就判他2年監禁。
那時——我——8歲——
由於母親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沒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和父親結婚後,自然就成了家庭主婦。家裏生活來源都是父親的工資,突然間,家裏的頂梁柱倒了,生活來源沒了,而恰在這時我又要上小學,對於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這無疑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逼著母親隻好去外找工作。
對於一個沒有學曆,沒有家庭背景,沒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隻能從事社會最底層的工作。母親很清楚這點,為解燃眉之急,母親隻好在家附近的飯店當起了服務員,端盤子、洗碗、切菜……我仍清楚地記得,母親當時的工資隻有300元/月,僅夠維持生活。而我還要上學,還要交學費……沒有辦法,母親隻好帶著我去本溪向我大爺借錢交學費。大爺說他手裏現在沒有那麼多錢,讓我母親等兩天,周一去取錢給母親,母親很清楚那是推遲,母親不想為難我大爺,就帶著我走了。之後,母親把樓房出租出去,帶著我到外公外婆家住。
我想那時,母親要是帶我去我爺爺奶奶那兒,我爺爺奶奶絕對不會不管我的。而當時父親為了不想讓爺爺奶奶擔心,懇求母親和親人隱瞞父親坐牢的事。雖說父親脾氣不好,然而他對爺爺奶奶卻是非常孝順,逢年過節,父親一定會帶著我和媽媽去爺爺奶奶家。爺爺60大壽那年,父親親自在家為爺爺包了60個餃子,還定了一個大的生日蛋糕,花了100多塊呢。因此,爺爺奶奶並不知情。
之後,母親把樓房出租出去,帶著我到外公外婆家住。這兩年來,母親要出去工作掙錢,因此,外婆給我做飯;冬天,天朦朦亮的時候,外公送我上學。那時,我好像離不開了外婆,外婆去哪我都要跟著,一會看不見外婆,我就會哭。
即使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時候,母親還是信守諾言,對於父親的事,她隻字未提。在父親蹲監獄的兩年,為了不讓爺爺奶奶擔心,母親按著父親的請求逢年過節的時候仍帶著我去看爺爺奶奶。每次去都要花很多錢,除了車費,還要給爺爺奶奶買東西。
這錢是從哪來的?
要知道母親每月隻有300元工資。母親在飯店認識了一個人,確切地說是一個男人,他是村會計。雖然他並不是很有錢,但畢竟以後在村子裏辦事比較方便,而母親確實從他那得到了不少好處。就這樣,母親和他在一起了,做了小三。“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我不知道,確切地說,是不想知道,母親為此付出了什麼。因此當《蝸居》風靡,很多人都指責海藻,認為做小三可恥的時候,我卻不這樣認為。如果非要把小三的帽子扣在母親的頭上的話,我要說:在我內心中,母親是最純潔、最偉大的“小三”。因為,她這樣做完全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她隻想給我一個穩定的生活,讓我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擁有本該擁有的。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被逼到這種程度實屬無奈。
我想:在獄中的父親一定對“衝動是魔鬼”這句話深有體會。如果當初能忍一忍,想必就不會忍受2年牢獄之災,到最後,更不會妻離子散。在信中,他說,自己被打掉了7顆牙齒,鼻子也被打破縫了6針。同時還說他想我了,想看看我。當我小學放假的時候,母親帶我去看父親,買了2條煙,給獄警,還給父親買了好多東西。母親明知道即使買了,父親也不見得能吃得到,而對於我們本拮據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但母親還是給父親買了好多。我和母親站在鐵絲網外,望著衣著襤褸的父親拖著沉重的腳鏈、帶著手銬緩緩走來……
母親問我,你還記得父親嗎?
現在想起來,我覺得很悲哀。不隻是為自己對他沒什麼印象而悲哀,更重要的是為父親悲哀,更為母親悲哀。媽媽叮囑我,一會要叫爸爸。但當我看到他那一刻是,我說不出話,可能是因為害怕。就這樣,在無聲中結束了第一次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