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
張豐看著手中製作好的棍子,臉上露出了壞壞的笑容。
“高棒那幾個妹子一定喜歡。”
“可惜,沒有電動機。”張豐感慨了一下,然後想起,自己可以製作電動機啊。
於是他找來了一些電動機的資料,發現這製作電動機倒是挺簡單的,那些材料,他空間裏都有,唯獨就是磁鐵,這個他是真沒有。
不過沒有可以製造嘛。
於是,他又專門去找了一下永磁鐵製造的工藝,可是在網上能查到的都非常的簡單。但這種事情,怎麼能難倒張豐呢。
花點錢,讓人去幫自己搞幾份詳細的生產工藝流程就好了。
經過學習,他知道了,電動機一般用的永磁鐵有三種,分別是鐵氧體永磁材料、鋁鎳鈷合金永磁材料和稀土永磁材料。
不過鐵氧體永磁材料直接被他放棄,因為它的磁性比較低,主要的優點是造價低,這對張豐來說,造價從來都不是問題。
研究來,研究去,張豐決定用釹鐵硼永磁體,這個可是號稱最強的永磁體,基本上現在的很多電機也都是用的這種材料。
鐵好說,他空間裏的鐵礦要多少有多少。釹也好說,他先前把島國的稀土礦給搞了,硼就不用說了,依然好搞。
三種材料製備齊全之後,張豐就按照資料上的比例,將三種材料粉末混合,壓鑄,燒結,回火,加熱到居裏溫度,磁化,最後還有表麵電鍍。
整個工藝流程裏麵,有一些環節是要產生化學汙染物的,為了不汙染空間,張豐還專門去郊區租了個廠房,買來了很多的機械放在裏麵,當做自己的小型工作室。
不過,到後麵,張豐發現,自己這個行為好像有點多餘,因為他發現,即便是空間內部,因為他搞出來的汙染,有害物,也能被空間排出去。不僅僅是以前那樣,隻能把從外麵帶來的有害物阻擋在外麵。
不過,工作室整也整了,倒是無所謂。
有汙染的環節,他還是在工作室裏搞,雖然麻煩一點,顯得有些多此一舉,但是這感覺就像是裝大便的碗,洗得再幹淨,也會有膈應一般。
有了磁鐵這個核心部件過後,其他的東西,就太簡單了,無非也就是金屬轉子,塑料,線圈這些玩意,沒有塑料,他直接用橡膠代替就行。
經過他這麼一折騰,居然整出來了一個超級高速馬達,其最高轉速達到了100萬轉每分鍾,就這轉速,相當於目前最強的無刷電機的八倍。
之所以他這個工業菜鳥能做到如此地步,主要都是得益於空間材料的超高性能。
他製作的釹鐵硼磁鐵,磁性強度差不多是常規釹鐵硼的20倍。
他的橡膠絕緣性能也是超強。
他用來製作的線圈材料,不是用的空間銅,而是空間銀。
銀本身就是電阻最小的金屬材料,隻不過因為成本的問題,一般隻用在精密儀器上麵。
而空間銀的電阻,更小,差不多是外界銀的二十分之一。
至於其他材料無論是耐磨,堅硬,韌性等等,都要遠遠超出了外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