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城見李雲霞心不在焉,不由加重了語氣。
李雲霞回過神兒來,沒有回應張華城的話。
劉峰在一旁點頭憨笑。
“我跟你說,現在國家重視教育,教師不再是過去的臭老九了,特別是女教師,收入穩定還有節假期,是青年幹部找對象的首選。”張華城煞有介事地說,“你最差也要找個機關幹部,千萬不要找老師。一般男人當老師就完了,胸無大誌、鼠目寸光,變得跟女人一樣嘮嘮叨叨、斤斤計較,簡直太討厭了……”
李雲霞聽著又想笑,她怎麼覺得張華城這麼有自知之明呢……
接著,好為人師的張華城和憨厚木納的劉峰領著李雲霞把四排平房逛了兩圈兒。
之所以得逛兩圈兒,是因為張華城說這所學校抗戰時期是個兵營,牆體全是采取德國技術用最硬的石頭壘起來的,機槍都掃不倒。
李雲霞將信將疑,乖乖跟著他倆東張西望,初來乍到,她確實對這所學校充滿好奇和歡喜。
大操場曾經是練兵場,戰士們在這裏夜以繼日地勤學苦練,隻為有朝一日奮勇殺敵。
操場南邊有口水井,據說遇到旱年,這口井也沒幹過,而且井水甘甜,附近村子裏的人都來挑。
“你放心,咱們學校暫時沒通上自來水,有這口井在,你想用多少水都有,讓劉峰給你打,他有的是力氣。”張華城說。㊣ωWW.メ伍2⓪メS.С○м҈
“嗯,包在我身上。”劉峰熱情地說。
從南到北四排教室,左右對稱,中間隔著甬路。
第一排初三教室左右十六間,抗戰時期這裏是軍備庫,左邊八間放糧草,右邊八間放槍支彈藥。
第二排初一、初二教室各八間,抗戰時期左邊分別是夥房、食堂,右邊是會議室和總指揮部。
第三排如今的辦公室,抗戰時期是黨領導人的辦公室和宿舍。
第四排師生宿舍區,抗戰時期是戰士們的宿舍,八十餘名戰士上下鋪,就擠在這十六間平房裏。
在這裏,革命前輩們發動起義,三聲鳴槍激蕩風雲,打響了膠東抗日的第一槍……
光輝的曆史讓這破敗的校園變得崇高和厚重,牆體上依稀可見的彈孔無聲地訴說著和平和幸福來之不易。
它在戰火連天中頑強地屹立,以倔強、堅韌的姿態對抗歲月的淒風冷雨,勢必要把不屈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讓後人銘記曆史,勿忘國恥、自強不息!
她看著這滄桑的校園,不由心潮起伏。
這是她步入教師職業的起點,她將在這裏放飛她身為人民教師的夢想——三尺講台,揮斥方遒,桃李滿天下……
。您提供大神一翎的萬裏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