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假言鬼神事(2 / 2)

見禮寒暄之後,趙昰又把自己的說辭搬了出來。

楊大是老實人,楊二心眼比較多,問道:“可是有人蠱惑大王?若是如此,當稟告諸位相公,殿帥,殺之以絕幸進!”

不怪楊二如此說,當初徽宗欽宗被困汴梁,幾近末路,有郭京托言鬼神事,竟開城出軍與金兵浪戰,結果是他自己帶著殘兵敗將跑路,二聖最終北狩。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楊二真怕趙昰再來這一出,那個時候即便相公太尉法力無邊,也隻能回天乏力。

趙昰說道:“自出奔臨安,我向來不離舅父左右,到了此處,三位哥哥日夜守護,豈有小人幸進之機?

便是我亦是感覺匪夷所思,因此想要驗證一二,想來硝硫木炭並不珍貴,此事可行。”

楊二一想也是,便應承道:“如此,我便去為大王尋找,隻是數量幾何,尚不好說。”

趙昰說道:“硝有十餘斤,硫磺木炭各二三斤便可,另外勞煩哥哥準備稱、木盆、木搗棒,可多備幾套,兩位哥哥協力製造。”

“大王折煞小臣,分內之事而已。”楊二楊三告辭而去。

左右無事,趙昰便向楊大打聽外界的情況。

和曆史記錄的差不多,能聯係上並且聽從號令的,隻有那幾個州府,江北與四川的飛地不提也罷。

至於將官大臣,除了早間看到了,就剩在溫州主持防務的禦前禁軍都指揮使江萬載與其子侄。

“隨從雖多,可用之兵不過三五千,太尉正在招募軍兵,然錢糧不繼、兵甲皆無,實在是困難。”楊世昌說道。

趙昰又問:“溫州城裏糧價如何?”

“鬥米千錢,軍民日給麩皮半斤,米一把,鹽一撮,隻能挖草根剝樹皮,捉蟲捕鳥以為食。”楊大越說越沮喪,實在是這樣的狀態讓人提不起鬥誌。

趙昰不知道溫州到底有多少地,但是估計絕對不少,這從溫州進士數量多就可以推測一二。

因為有錢有糧才能供養讀書人,讀書人數量夠多才能產生足夠進士。

那麼糧食在哪裏?

“我推測,必然有人囤積居奇,甚至準備以此為晉身之資,欲投蒙元,如此不忠不義,當殺!”趙昰說道:“大兄可暗遣心腹,仔細打探,果有此輩,當報與相公,提兵剿殺。”

“大王所言甚是,當如此!”楊大一拍大腿,去安排心腹查探此事。

趙昰正笑時,楊氏出來,喚他回去讀書。

看趙昰不怎麼情願,楊氏道:“讀書可明誌修身,為君者不讀書,如何治天下?”

趙昰終於體會到家裏失火時消防員先救書包的小學生的心情了,誰讓他現在就是小學生呢。

趙昺已經在看書了,苦兮兮的,趙昰接過論語,心不在焉地翻著。

字基本都認識,意思也能說個大概,但是心裏麵有事情,不能靜心去背。

“莫要敷衍,陸相公可是要查驗的。”楊氏威脅道。

趙昰想了想,說道:“論語可治天下而不可爭天下,當此之時,孩兒須學兵法武藝,以做開國之君。”

“此話自與陸相公說,我不懂。”楊氏一言否決。

果然,天下父母一般無二,不論古今。

趙昰又想了想,把對楊大說的話又說了一遍。

卻不想楊氏勃然大怒,罵道:“豎子,如何敢托鬼神言事,豈不知此乃亡國之兆?仍有此念,說不得便廢了爾之王位,免得趙氏三百二十年國祚斷於你我母子之手,徒留千古遺恨!”

“娘娘勿急。”趙昰連忙安慰道:“孩兒亦是將信將疑,因此央三位哥哥尋物驗證,若真,國朝振興有望,若假,糜費不大,孩兒亦不會沉迷期間。”

楊氏臉色稍霽,問道:“那勞什子火藥,果真能中興國朝?”

趙昰說道:“尚待驗證,即便可用,不過多一軍用利器,若要中興國朝,還需收攏軍心民意,如此方能安天下。”

楊氏又問:“你兩日所為,亦是夢中所學?”

趙昰說道:“確實如此,隻是孩兒自覺匪夷所思,將信將疑,因此不敢如實說話,娘娘勿怪。”

楊氏忽然流下淚,說道:“定是天不滅趙氏,因此先祖庇佑。”

見楊氏如此輕易便相信了,趙昰略有詫異,然而轉念一想,身在絕境,總會下意識抓住一切稻草,也就能理解了。

趙昰說道:“若火藥威力果如夢中一般威力,諸相公必驚為天人,國舅勸進,孩兒便趁勢應了,一並公布人事。”

“是否太過倉促?”楊氏尤有疑慮。

“事急從權而已。”趙昰想了想,說道:“諸相公忠義毋庸置疑,然不可托付大事,圖謀中興,舍我其誰?”

楊氏啞然,卻不得不承認趙昰說的不錯。

但凡朝堂中有能力挽乾坤的存在,大家何至於跑來溫州呢?

。您提供大神江湖無水的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