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當如此!”陳宜中迫不及待地應下。
可能是覺得自己剛才出了醜,陳宜中又道:“隻是事關緊要,我等隻給錢糧,由楊氏三兄弟采購原料,力求保密。”
“相公所言在理,便如此辦理。”趙昰搗了搗楊世昌。
楊世昌如夢方醒,連忙拜下道:“謝大王抬舉,臣無能,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確實是抬舉,因為外戚的身份,楊家多受壓製,楊亮節封侯,而三兄弟隻是正七品的朝請郎,具體職責為殿前班直十將。
各自帶著十來個人,隨侍楊氏和二王左右,做些警戒、供食、打掃等雜活。
現在得了製造火藥的差事,不但官位會上升,權力也是扶搖直上,當然喜不自勝。
趙昰也賺到了不少好處,除了威望,就是二百直屬力量,以後做一些事情會方便不少。
這時,楊亮節越眾而出,拜道:“如今社稷傾危,大王睿智天成,又得天命眷顧,當早登大寶,定人心,振軍備,圖複中原。”
其他人如夢方醒,立刻跟上拜下,道:“請大王早登大寶。”
這是第一請,按照禮製,趙昰應該推辭。
趙昰躊躇片刻,說道:“本王年幼,武不能殺虜,文不能治民……”
看這應對,妥當!陳宜中瞥了陸秀夫一眼,覺得這家夥把皇帝教的不錯。
眾人都是差不多的想法,隻是覺得這擁立之功不能全讓一個外戚搶了去,無論如何要把握住二請的頭湯。
“本不該貪念大寶,然,國都破滅,前帝奉表降元,社稷不存,本王為先帝長子,自當繼寶位,養民安軍,驅逐元虜,續國祚,存社稷。
非常時行非常事,元虜虎視,情勢緊急,今受臣民請,本王即刻登基,為趙氏第十七位皇帝,尊生母淑妃楊氏為太後,同聽政。
朝綱紊亂,任人以賢德,朕亦年幼,當以諸公輔佐,今加江萬載太師、平章軍國重事,統管政事堂與樞密院,以陳宜中為左丞相,文天祥為右丞相,陸秀夫、劉黻為參知政事,陳文龍為禦史中丞,李庭芝為樞密使,張世傑為樞密副使。
餘六部、各軍、司、州府縣主佐等職,自有中樞酌定,擇期就任。
以上,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這……你講究嗎?
眾臣哪怕楊亮節都驚呆了。
三辭三讓又費不了多少功夫,大家隨口一請,你就隨口一應,勸進表都不要,當過家家呢?
好,當你心憂國事,因此一步到位,但是直接任命中樞,真的好嘛?你連印璽都沒有!
而且文天祥是什麼鬼?人都沒在。
小皇帝的不按套路出牌,讓大家不知道該怎麼接,現場一時陷入沉默,略顯尷尬。
還是楊亮節率先打破沉默:“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不得不跟著齊呼。
即便小皇帝不按套路出牌,貌似隨意地分了蛋糕,但是大家隻能捏著鼻子認下這些。
不然呢?立趙昺,然後當場分家?
怕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
君臣名分已定,趙昰鬆了口氣。
不枉自己這一番狂作,終究是提前三個月登基稱帝,而且強行改變了人事任命。
副作用肯定會有,以後慢慢扯皮,現在先把流程走完。
趙昰虛抬雙手:“諸卿平身。”WwWx520xs.com
流程走完,隻代表君臣名分初步確定,該有的步驟還得有,所以大家移步大殿,仔細商量一番。
趙昰在前,眾臣在後,看著像那麼回事,其實就那麼回事。
沒有先導、乘輿、護衛……什麼都沒有,這可是正統繼位,卻堪稱史上最寒酸的登基儀式。
沒辦法,現在一窮二白,想講究也講究不起來,所以趙昰直接不按套路出牌,別人一請,他就順勢答應並自顧自登基了。
大臣們不這樣認為。
“陛下神武果決,又有天命加身,國朝必然中興!”楊亮節發自內心地感慨。
他一個外戚混在文武裏麵,隻有宗室出身的趙吉甫願意搭理他。
趙吉甫歎道:“雖說任命有所不妥,然其僅僅八歲而已,若是先皇聰慧果決之半,何至於此!”
眾人聽了,都是沉默不語。
先皇宋度宗趙禥,其母懷孕時吃墮胎藥未死卻傷了腦子,登基後就兩件事——酒和女人,軍政大小事皆托付賈似道,就這樣玩了十年,南宋亡。
至於趙吉甫說的人事任命方麵,大家都是頗有微詞的。
以一個不存在的人為右丞相,還讓一個武人總攬軍政,此非朝廷之福。
。您提供大神江湖無水的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