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君王死社稷(3 / 3)

江萬載子江鉦加撫州節度使,出任甌江水軍都總管、溫州防禦副使,統領水軍兩千並大小船隻三百餘,前出處州青田縣城駐紮,負責甌江防務。

其侄江璆加南康軍節度使,廣東宣撫使,兼知廣州事,領兵一千五百往廣州而去,圖複廣東。

楊亮節領一千,負責拱衛趙昰安全,餘者由江萬載自領,準備征討福建各地。

其實應該有個海軍總管的,江萬載提議讓張世傑來,被趙昰否了。

張世傑忠義無需懷疑,能力嘛……但凡水戰出色,崖山之戰不至於慘成那樣。

而事實上,朝廷文武就沒有特別精通海戰的,若真的迫不得已,也隻能以張世傑為將。

眼看天色將黑,楊亮節請趙昰回江心寺。

考慮到火藥工廠就在江心寺中,趙昰便辭別了江萬載等人,往城外走去。

正走著,突然一個小孩衝過來,叫道:“官家,官家……”

“無需緊張。”趙昰止住了抽刀在手的禁衛,說道:“豈有以孺子刺殺王駕者,且近來說話。”

楊亮節便安排人把那孩子帶到了近前,卻沒忘記左右安排了刀手警戒。

“官家。”那孩子到了近前,噗通跪地磕了幾個頭,才問道:“官家可是要南下?”

趙昰回道:“我回轉江心寺乃是安排軍務,非是為了潛逃。”

“可是城內人都說官家必然要跑。”小孩子說道。

“此乃謠言,明早不攻自破。”趙昰說道:“且寬心,若朕棄軍民,軍民自可棄我而去。”

“官家可敢發誓……”

“大膽!”楊亮節怒喝:“駕前如此放肆,定然心懷叵測,左右,與我拿下!”

“無妨。”趙昰抬手製止了禁衛,說道:“誓言若可信,忽必烈何至於滅我國祚?且看朕之動向罷。”

說完,示意繼續前行。

楊亮節說道:“陛下,此事必有蹊蹺,當拿下詳加審查。”

“罷了,目下人心惶恐,不宜增加動亂。”趙昰說道。

六七歲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自己跑來問話,肯定是受人指使,或許是隨行軍民、或許是本地官紳、甚至可能是蒙古細作,又有什麼關係呢?

反正趙昰已經打定主意留在溫州了,哪怕忽必烈親自來問也是這個答案,根本就不怕有人借此做文章。

回到江心寺,楊氏已經備好了飯菜,趙昰一邊吃一邊想著怎麼勸楊氏南下。

這件事不好交給大臣辦,隻能自己來。

母子連心,看趙昰神思不屬,楊氏問道:“大哥有話但說。”

趙昰心一橫,說道:“孩兒請娘娘帶三郎前往福州監國,若事不可為,退往流求保存趙氏香火。”

楊氏給趙昰夾了筷魚腹,說道:“由諸位相公護著三郎去便是,為娘隻要守著你,死亦何懼?”

趙昰道:“母親不去聽政,若有佞臣挾三郎登基如何?”

楊氏笑罵:“癡兒,此等事豈是深宮婦人可擋?”

趙昰撓了撓頭,不說話了。

自古兒子拋棄娘的不少見,讓做娘的拋棄兒子,確實是少見,趙昰也不知道怎麼勸說楊氏先去福州。

而趙昺懵懵懂懂地,一會看大哥,一會看大娘娘,突然說道:“我也要守著大哥。”

“好,守著大哥,看大哥給你造個清平世界出來!”趙昰哈哈大笑。

。您提供大神江湖無水的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