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當時沒人願意接下這頭鐵的工作,勞民傷財,太容易引起民憤。
從始至終,這件事被推到人前的都隻有顧爻一個,此事一出,舉朝嘩然。
那些感念顧爻恩德的百姓甚至給他建了生祠。
生祠是什麼?是有濟世大功德之人才配享有的,自己的百姓給一個臣子建了生祠,這不是踩在一個帝王頭上蹦迪。
這叫襲越如何能忍,所以他對顧家這個開國功勳家族,百年忠心的家族,舉起了屠刀。
顧誠在邊疆聲望極高,襲越本就頗為忌憚,在一次錯誤的軍令沒有被顧誠執行之後,這種忌憚達到頂峰。
而後顧誠請罪,襲越表麵上說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暗地裏卻計劃著偽裝敵國偷襲,截殺這位功高蓋主的大將軍。
這位名震天下的大將軍。沒有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死在戰場上,反而死在了當權者的懷疑下,被最信任的部下背刺一刀。
大宣本就重文輕武,當時匈奴屢犯邊境,朝堂上無一人可用,顧誠才投筆從戎。顧誠死後,大宣還是沒有可擔大任的武將,要不是匈奴已經平定,襲越那皇位還不知道能不能坐穩。
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來靖王昱王叛亂,襲越才需要禦駕親征。
而對於顧家來說,隨之而來的就是偽造的叛國證據,朝堂同僚的口誅筆伐,一向表現得好像極為信任原主的襲越也朱筆禦批,親口定了顧家叛國罪名。
滿門抄斬,無一生還。
原主卻被偷偷運送進宮中地牢,被襲越日日折磨,在對顧家的無盡的悔恨裏,一月後被一杯毒酒結束了生命。
原主到死都沒想明白,為什麼他和襲越本該是最親密的人,卻變成這般結局。
在變成孤魂野鬼之後原主才知曉,不過是襲越也從未相信過他,秦瑓不過給他種下懷疑的種子,他就在所謂的證據呈到桌前時認定原主與當時已經圈地為王的靖王有私。
一個帝王覺得自己遭到了背叛,才會日日來那肮髒的地牢,用酷刑來折磨原主,祭奠他那本就不牢靠的信任。
顧爻的眼神裏閃過一道光,襲越真的不知秦瑓的招數嗎?
他可不認為是這樣,那襲越對原主下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顧爻眼神一暗,隻能等這幾件事情完成,才能積累更多功德值了。
隨著功德值的積累,他能解鎖更多劇情梗概中沒有的細節發展,所以功德值應該是和積分一樣很有價值的東西。
至少在係統這邊是這樣的。
自家係統看起來也就是個傻白甜,顧爻也不指望他能有什麼有用信息。m.X520xs.Com
既然知道功德值有用,那當然要多薅一點啊。
畢竟古代位麵,原主身份還這般適合搞大事的機會不多。
還能順帶完成原主的心願,一舉兩得。
何況在封建時代,最無辜的就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每天為了生計而奔波的窮苦百姓吧。
顧爻歎了口氣,他不是神,但在這種他能救一救的時候,他還是想救一救別人的,
畢竟當年的他也希望有人來救一救他啊。
。您提供大神就墨的快穿,叮,火葬場到貨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