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李力和張衡剛到江城所,屁股都沒捂熱呢就被杜豪趕去試驗車間,
製造等離子激光刀智能機械臂了。
杜豪其實還真沒忽悠兩位,他現在是真的沒時間,手裏也是真的沒人。
江城所的狀況,他人剛到達那會兒就從陳長青處了解到了。
可以說是相當淒慘。
大部分的研究人員,全都去本地的知名企業,“江城摩托”去打工賺外快。
隻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員留在科研所。
維持著科研所最低狀況的運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雖然科研所的研究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都屬於軍隊編製,也是正兒八經的軍人。
但是在工資的發放上和作戰部隊有很大不同。
正規作戰部隊屬於財政全額供養,國家足額保障工資獎金和各類津貼。
但是科研院所這些帶有企業性質的單位,就屬於自收自支,國家隻保障基本工資,普通工作人員差不多1500元,
陳長青這種級別高的也會高一點,但也是很不夠看。
其他的獎金之類,都需要他們自己去掙。
這個問題對於那些當紅的一流、二流所、甚至超級所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國家每年有大把的項目被這些所給瓜分,每個項目動輒十億、百億甚至千億級別的資金。
獎金發明甚至可以比作戰部隊都高出很多。
但是對於像江城所這樣的三流所而言就很淒慘了。
每年大多數隻能分到個一億甚至幾千萬的項目。
上十億的項目都很難搶到。
這麼點資金投入,對於一個上千人的科研院所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研發也是需要成本的,刨去研發成本投入,國家撥過來的項目資金每年結餘都沒有多少了。
大家都指著工資吃飯呢,嗷嗷待哺。
甚至很多技術骨幹都表示,要脫下軍裝離開江城所。
另謀生路。
這也讓陳長青下定了決心,既然國家投資暫時指望不上,那咱就靠自己!
首先一條就是隊伍不能散,這些技術骨幹可都是國家花了大價錢培養出來的,不能在自己手裏流失嘍。
唯一的辦法,必須給他們找到一條來錢的路子。
反正接不到國家項目,平時上班也沒什麼事。
因此在一年前,陳長青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隻保留百分之十的人員在所裏,其他人全部去江城摩托搞技術研發。
這也符合國家的政策,鼓勵科研院所人員參與經濟建設。
因此杜豪才會無人可用,隻能讓李力和張衡自己跑去試驗車間手搓機械臂......
“陳所長,我覺得現在是時候解決我們江城所人員空心化的問題了!”
李毅來到陳長青辦公室,開門見山的說道。
陳長青似乎對杜豪的問題早有準備,雙手一攤,
“我也想解決啊,可是.......沒錢!
大家都要吃飯啊!”
“錢的問題解決不了嗎?”杜豪問道。
“解決不了!”陳長青搖搖頭。
“好,以前解決不了,現在我來解決!”
杜豪說著從口袋裏拿出一張銀行卡,正是之前陳景華的特戰中心和大夏軍事大學上官明的聯合出資給杜豪建立的研發基金。WwW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