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是不是又不聽話了?”
張舒安看到張賢亮那激動的樣子,不禁顯得有些慌張起來。
他知道自己有病,而且病的還不輕。
一旦發作起來,甚至還會傷到身邊的人。
每次清醒的時候,看到家人那一臉疲倦的樣子,他就萬分自責。
他也想過自殺,這樣自己也不用痛苦,家人也無須遭罪。
可是僅有的兩次自殺,都沒能成功!
“沒有,沒有,你沒有不聽話,你表現的很好,真的!”張賢亮立刻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他害怕自己的言行會幹擾到張舒安。
張舒安聞言,開心地笑了起來。
像極了小孩那純真的笑容,模樣有點傻!
一旁的陳慶看到這一幕,便開始將張舒安背後的銀針拔去。
萬幸,調神的作用比自己預期的要強很多。
雖說這個狀態可能維持不了多久,但是在不吃藥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到這個程度,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張賢亮瞧見陳慶的動作後,立刻讓出一個身位方便陳慶抽針,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詢問道,“陳醫生,我弟現在的情況是不是有所好轉?”
陳慶搖搖頭道,“好轉不敢說,不過能起到作用就證明治療的路子沒錯,但現在有個很麻煩的事。”
張賢亮立刻問道,“什麼麻煩?”
陳慶道,“長期服用的西藥一直在壓製他的症狀,讓他看上去就像個正常人,但是等藥效一過,他的情況就會更加糟糕,我現在要給他治療的話,就必須要判斷治療到什麼程度,才能讓他既斷掉西藥,又不加重他的病情,一旦判斷失誤,後果……我也不確定。”
其實這就跟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降糖藥是一個道理。
一旦患者開始服藥,並且長期服藥之後,單單一個髒器功能退化,就不是一般中醫能夠應付的了的,就更別談讓患者擺脫藥物依賴性了。
因為一旦讓長期服藥的患者停藥,身體長期積累的症狀就會瞬間爆發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慢性病並發症。
很多人並不知道,一些所謂的慢性病並發症,其實根源並不在病上,而是在藥。
就像糖尿病,它的並發症在根本上就不是血糖高引起的,而是降糖藥吃多了引起的。
當降糖藥進入身體後,它會減少我們身體對糖的吸收,也會把血液裏麵的糖給“搬運”出來,但能量是守恒的,這些糖無法進入血液,又從身體裏排不出去,那它會去哪裏呢?
記住,身體任何無法被小腸氣化的營養,都會在身體裏沉澱積累。
所以,這些“糖”自然就會落在身體最低的部位,雙腳!
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並發症最多的就是糖尿病足的原因!
可惜很多人都被誤導了!
就好比同樣都是半杯糖水,有的醫生覺得糖多了,於是研發一種藥物,將糖水裏的糖給燒掉,這樣糖水的濃度就降下來了,至於燃燒後的殘渣,抱歉,沒看到。
而另一個醫生卻覺得是水少了,於是往被子裏倒了半杯水,這樣糖水的濃度也降下來了,並且被子裏沒有任何殘渣。
一個將其命名為糖尿病,另一個將其命名為消渴症。
對病症的理解,單單從名字上就可見一斑。
張賢亮擠出一絲微笑,“陳醫生,你不要有心理負擔,我相信你,真的,你是迄今為止不用藥就能讓我弟清醒過來的人,哪怕最後結果不盡如人意,我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