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府令,要不我讓人通知一下陳慶,讓他出來跟荀主任見見麵,怎麼樣?”
這一層少說也有三四百號人,孔學軍自然是不可能讓幾位領導往裏麵擠的。
“荀主任就是想看看陳慶到底是怎麼給人看病的,叫他出來那就舍本逐末了,這樣,其他人就別進去了,孔院長、我,還有荀主任,我們三個進去看看。”薑祖雲道。
“嗯,就按薑府令說的辦。”荀飛揚笑道。
“那好,黃院長,給我們拿三件醫生製服吧,麻煩了。”孔院長道。
“我這就去安排。”黃冰說完便趕忙從樓梯口下去了。
不多時,孔學軍三人穿上白大褂後,便暢通無阻地走進了內一科的門診走廊。
在眾多患者的注視下,三人總算是來到了陳慶的門診室。
“院長。”賀敏和顧宇瞧見孔學軍後,便立刻正了正身姿。
孔學軍點頭應了應,瞧見陳慶正在給患者針刺後,便三兩步走到了陳慶麵前,“陳慶,江夏府的領導過來了。”
陳慶回頭瞧了瞧,發現在孔學軍身後,有兩個穿著白大褂的大叔笑吟吟的站在一旁。
“孔院長,這是幹嘛?”陳慶疑惑道。
孔學軍笑道,“領導們想看看你是怎麼治病的,你呢就當我們不存在,可以吧。”
看我怎麼治病?
江夏府的領導們都這麼閑嗎?
陳慶道,“我沒問題。”
孔學軍笑道,“那行,你繼續。”
說完,孔學軍就搬了三個板凳,跟薑祖雲和荀飛揚一同坐在了門診室的另一側。
“荀主任,以前生病可有找過中醫?”薑祖雲閑聊道。
“沒有,不過中醫會調理,能治慢病我還是知道的,我以前的領導就經常找中醫看病。”荀飛揚笑道。
“那你今天可得好好看看,孔院長跟我說,中醫治病可一點不慢。”薑祖雲笑道。
幾人閑聊的功夫,陳慶已經用針刺治好了一個落枕的患者。
“下一位。”
伴隨著陳慶的喊話,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走了進來,身形看上去很正常,可臉上那一雙紅腫的眼睛,卻是格外引人矚目。
陳慶瞧見後,心中已是了然。
“坐。”
高琪聞聲坐下,隨即訴苦,“陳醫生,你快幫我看看,我這到底是什麼毛病?”
陳慶淡笑道,“不是什麼大毛病,就是個風熱眼,今年熱邪盛行,你得這個病也是正常,到這邊來,我給你紮兩針。”
風熱眼也叫天行赤眼,多感風熱實邪或者是肝膽火盛,火熱之邪循經上擾,導致經脈閉阻,血壅氣滯,驟然發生目赤腫痛。
得這個病的患者,大都會有怕光、多淚、瘙癢、疼痛,嚴重點還會有頭痛、發熱、惡風等症狀。
倒是跟現代醫學說的急性結膜炎、流行性角膜炎類似。
這個病不難治,基本的病機就是熱毒蘊結目竅,隻需要疏風散熱,消腫止痛即可。
當然,要想療效快的話,那就相當考驗中醫的針刺功底了。
瞧見陳慶就說了兩句話,便直接給人紮針,一旁的荀飛揚愣了愣,“他不把脈的嗎?”
在他的印象中,中醫看病從來都是要先把脈再治療的。
哪有這種就問了一句,便直接上手的。
孔學軍解釋道,“中醫有四診,望聞問切,把脈是最基礎的診斷手法,當然也是最穩妥的診斷手法,不過很多厲害的中醫可以僅憑望診,觀察患者麵部氣色,就能大致判斷出患者到底生了什麼病。”
荀飛揚不懂望診的門道,但聽了孔學軍的解釋後,他再看向陳慶的眼神便多了一些不可思議,“隻是看兩眼就能知道得了什麼病,了不起。”
嘴上說著誇獎的話,其實荀飛揚心裏並不是百分百相信。
但要說懷疑,那倒也不至於。
來這之前,薑祖雲就把陳慶在現場施救的視頻給他看過。
那是實打實的急救,傷員也是當場就蘇醒,做不得假。
隻是被孔學軍這麼一說,他對中醫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高琪坐好後,陳慶便開始針刺。
疏風散熱取局部穴,循經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闕陰肝經。
穴位配伍以晴明、太陽、風池、合穀、太衝為主穴,由於高琪是外感風熱,所以陳慶在針刺主穴後,又加上了少商和外關兩個穴位。
晴明和太陽兩穴能宣泄鬱熱消腫,針合穀能調陽明經氣,清頭麵熱邪,而太衝和風池因為分屬肝膽兩經,針刺後可導肝膽之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