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月,餓孚遍地的蕪縣變得熱鬧非凡,就是田間地頭的莊稼,長勢也都很好,這恢複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
“發現問題後,我又私下偷偷跑到那些受災的其他地方查看了一下,無一例外,都是假的。”㊣ωWW.メ伍2⓪メS.С○м҈
“謊報災情,貪汙賑災銀?”蘇晚忍不住問道,“可青州若是年年上報災情,等著朝廷撥賑災銀,即便是每次的數額不是很大,前前後後,也會有不少,怎麼會沒有人來巡查?”
“所以,他們並不是等朝廷撥款,而是上奏請求“監生”名額。”陸九說完,向蘇晚問道,“你聽說過捐監嗎?”
“捐監?”這個詞,蘇晚是知道的,“捐監是指出現災情後,朝廷組織捐款賑災,然後給那些捐得多的富戶,每人獎勵一個“監生”的資格。”
“就是這個。”陸九繼續道,“朝廷早年其實已經廢止“捐監”。但前幾年,青州大旱,民不聊生。可那時候,國庫空虛,派下來的賑災錢款,根本就不夠用。”
“為了解決青州的問題,四皇子提議恢複“捐監”,以此籌措賑災銀。青州當年,也是因此渡過了難關。”
“可是自那場大旱之後,青州卻又時不時地經常遭災,雖比不上當年的範圍大,但也總得處理。刺史陳秉淵便向朝廷申請“捐監”的名額,以此方式來賑災。”
“這樣,青州雖有災情,但是卻並不需要朝廷撥款,隻需批準一些“監生”名額即可。”
“隻不過,除了幾年前的那場大旱災是真的,後麵的那些災情,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話到這裏,蘇晚還有什麼不懂的。
“也就是說,刺史陳秉淵受當年的賑災方法啟發,開始謊報災情,獲得“監生”名額後,再以捐監的名義高價賣出。而得來的銀子,也不需要賑災,全部都成了他自己的。”
“不止,還有稅銀。”陸九補充道,“因地方受災,朝廷會減免賦稅,但是實際情況就是,青州的賦稅,還是會照常收取,甚至有些地方的賦稅,還相當嚴重,這部分錢不用上繳,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
“貪官,果然是來錢最快的職業。”蘇晚感歎了一句,繼續道,“不過,這麼大的一件事,即便陳秉淵是青州刺史,也不可能隻靠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想想吳家最近一係列奇怪的舉動,在這一刻,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釋。
“吳傳山和陳秉淵是同謀,甚至青州官場的大部分官員,可能都跟這件事脫不了幹係。”
“這也就是吳傳山為什麼要在自己老娘死了後,去見陳秉淵。他要是丁憂致仕,影響的可不是他一個人,而是青州整個官場。”
一旦吳傳山丁憂致仕,就會有新的青州大都督。而這個大都督,若是從青州官員中提拔還好,若是從其他地方調入,那麻煩就大了。
一個跟青州官場沒有共同利益的人,擔任青州最高官職,手中還有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