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血腥會盟(1 / 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紅色警戒下的蘇維埃》更多支持!

遊牧民族一旦喪失了征戰的本錢,就會快速淪為最窮困的人。

他們不能做到豐收一季,生活一年,也不能保證經濟的獨立,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自給自足,這就直接導致了,進入現代社會的遊牧民族會徹底受製於農業民族。

清朝之前,蒙古人的實力雖然在喇嘛教的控製下,不斷的衰弱,但是畢竟還有一定的戰鬥力,還能依靠劫掠漢人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勉強保證了部落的繁衍。

可是這一切在半遊牧半漁獵的滿人入住中原後改變了,視天下為一族之物的滿人,自然不會在容許蒙古人入關劫掠,於是每年的固定賞賜和俸祿成了蒙古親王們賴以生存的基石。

得到清廷特許的山西商幫也開始滲透到了蒙古所有部落,他們把湖廣一代的茶葉加工成茶磚,運輸到蒙古,然後把蒙古的牛羊肉和皮毛運送到關內加工出售。

常年奔波於外,保守風餐露宿之苦的商人,自然沒有把自己壓低利潤的理由,於是缺乏經濟頭腦和選擇餘地的蒙古人,就開始越來越深入的依靠晉商幫,他們也成了晉商幫成功的基石,被不斷的剝奪。這本說不上誰好誰惡,頂多也就是商業上的手段罷了。可是越來越窮的蒙古人,卻在已經無法延續富貴生活的王公們的帶領下,仇恨那些富裕的晉商,借機獨立。

目的,就是把那些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債務一筆勾銷。

獨立之後的蒙古依舊沒有變的富裕,他們唯一的財產——牛羊,在俄國和中國都不屬於高價產物,牧民們沒有足夠的收入,卻還要支出。

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頂著一腦袋的貴族頭銜,王公們的口袋卻是空空如也。普通的牧民甚至買個靴子都要挑最大的,這樣可以讓一家人都能穿得上,而且能夠穿的更久。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王公們的日子還不錯。通過搶劫晉商幫的商號和商隊,過上了幾個月的瀟灑日子,可隨著晉商幫斷絕蒙古商貿,王公們就傻逼了。單靠俄國人通過大鐵路運過來的那點貨物,隻能滿足三成蒙古人的需求,這還要緊著庫倫和重要的寺廟供給。

晉商幫再次到來的時候,蒙古人收斂了手腳,咬著牙看著他們牽走自己的牛羊,換來靴子、木碗、茶磚等貨物。

許多人,依舊在懷念那些不用花錢就能任意取用貨物的時代,雖然它不長。

“庫倫堆積了十個大倉庫的貨物,有雲紋牛皮靴,有最美味的茶磚,有柔滑的絲綢,有棉衣和皮帽……這些都是那些貪婪的中國人運過來的貨物,隻要王爺出兵,它們很快就是您的了。”擠著一雙小眼睛,丹畢堅讚鼓動道。

自從打劫晉商商隊的時候曝光之後,哲布尊丹巴雖然沒有過分的苛責丹畢堅讚,卻接觸了他的喇嘛身份,並且禁止他插手軍務。在庫倫混不下去的丹畢堅讚,就開始四處物色能夠新的主人。

多爾濟帕拉穆老郡王是車臣汗部的實際掌管人,也就是盟長。每年在克魯倫河巴拉斯城的會盟,就是由他來主持的。至於車臣汗家,因為前任車臣汗無後,繼任的車臣汗是一個台吉的兒子,地位不夠,即使成年後,也沒能奪回主持會盟的權利。

丹畢堅讚的名聲,老郡王也聽過,不過十個大倉庫的貨物,確實挺吸引人的,自己的王府如果再沒有進項,搞不好就維持不下去了。

“庫倫是皇爺的駐地,我要是動了那裏的貨物,恐怕皇爺會生氣的。”老郡王迷瞪著眼睛,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老狐狸!”心中咒罵了一聲,丹畢堅讚擠出一臉阿諛,恭維道“皇爺注重修行,已經不怎麼理會世俗事務了。再說,那些大倉庫並不在寺廟和皇爺的宮殿附近,它是在中國人居住的東營子,隻要您拿下了東營子,就算是皇爺知道了,也不過是一番嗬斥罷了。”

“數百萬兩銀子的貨物,王爺就算是拚著被皇爺嗬斥一頓,也值了。”

老郡王猛地來了精神,問道“真有這麼多?”

“老東西,不見兔子不撒鷹!”丹畢堅讚肯定的說道“一個冬天,中國人的商隊一直再向恰克圖運送貨物,您知道,庫倫一向是中國商隊的中轉站,庫存的貨物也是最多的。前陣子,大雪封路的時候,庫倫露天存放的都是靴子和棉衣,堆得像小山一樣高。”

“小山一樣高,那怎麼也有幾十萬雙靴子了。”老郡王有些不相信。

丹畢堅讚解釋道“王爺是不知道,俄國可比蒙古冷多了,哪裏的天氣就算是擠碗羊奶都能凍上。這樣的環境裏,靴子的磨損肯定快,一個人就算是換個十雙八雙,也不怎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