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月夜(1 / 2)

而此刻聽來,他心思有些發寒,是啊,在關山這半年,中間也去了不知多少次沙馬阿措的大觀產業園,他每次去,都發現那裏滿地滿眼的都是漢族工人,彝族工人少的多了,更多的還是跟在沙馬阿措後麵同出同行,說的不好聽一點,彝族就是沙馬阿措的隨從,隻有漢族才是真正打工做事的。

許晨光也向沙馬阿措問過這個問題,這位關山出來的首富對這一切十分習慣:“彝族都是懶腿子,叫他們喝酒可以,做事不行,招工還是主要靠漢族同胞,踏實,耐勞。”

連沙馬阿措這樣一位民族企業家都這樣看待本族的弊端,可想而知這彝人們在本地的口碑差到了什麼地步。

“你剛剛說的那個,我不是……”

“好了,別說了!我剛剛……反正我說錯了,不是那個意思,還有我警告你啊,剛剛發生的一切你不準告訴任何人!”

許晨光還有些摸不清頭腦:“你是說剛剛差點撞車的事?還是你說要去開房的……”

在他話才出口的瞬間,一個“小砂鍋”般大的拳頭已經伸到了他麵前,旁邊這位靠著民族摔跤讀大學的專業體育生此時展現出難以想象的壓迫感。

“我說了~剛剛發生的一切都不準告訴任何人!”

許晨光這下明白了這姑娘的殺氣不是開玩笑的,他苦笑一下,馬上點頭表示答應,等了好幾秒,看到吉淼淼臉色緩了緩,他才慢慢開口:“我明白你剛剛不是那個意思了,現在是比較晚了,但我精力還行,就別在南吉休息了,直接回關山吧,我來開車。”

剛剛差點撞上去的吉淼淼此時也不好拒絕,開車門坐到了副駕駛位置,許晨光調了調駕駛座的桌椅位置,開始往關山開回去。

路上兩人因為先前的尷尬而陷入沉默,這倆兩廂小車從南吉聯絡線寬闊的瀝青八車道慢慢開到了532省道的水泥四車道,接著慢慢的又開到鄰鄉公路的硬化土路兩車道,等前麵慢慢又變成一條蜿蜒起伏沒有標識的土路時,許晨光知道已經進入了關山山區了。

這樣的夜裏開山路確實危險,許晨光聚精會神的開著車燈前方,心裏一陣陣感慨:關山的路實在太爛了。

他不自覺的又想起之前趙賢才說的那些話,到底這關山要扶的是人?還是扶的這地?這個問題確實有那麼些意味在裏麵。

但一看到眼前這條千百年來關山老百姓與外界溝通的“唯一”土路,許晨光又覺得不管是扶人還扶地,先修路總不會錯。

想到這,他的情緒又好了一些,看了看旁邊主動來接自己的吉淼淼此時還不說話,便試著打破沉默道:“對了,吉主任,今天我聽到有些市領導評價關山的部分群眾身上有“窮根”,他覺得關山的問題不在於修多少路,建多少車間,在於解決這根“窮根”,你在關山這麼些年,你覺得有這麼個東西沒?”

之前因為尷尬而憋了一路沒怎麼說話的吉淼淼,好不容易等來了許晨光的“破冰”,結果沒想到居然問的還是扶貧,她氣不打一處來,隨口回答:“不就是“懶”唄。”

“懶?”

許晨光一下來了興致,要吉淼淼舉例說一下,雖然他這工作了半年了,對關山了解已經很深了,但這半年大部分時間還是放在了拉項目、跑工程、搞直播上麵,關注的還是怎麼把扶貧產業搭起來,具體的關山群眾,特別是少民群眾接觸的不夠多,對於關山的那股“懶”勁也隻是聽說,並沒見到實例。

吉淼淼白了他一眼,像是許晨光問的是一個常識性的傻問題一樣。

“這樣,我就簡單問你一句,你去過我們鎮機關旁邊的那些小店子,什麼文具店、小超市的買過東西沒有?”

許晨光想了片刻就點了點頭:“當然買過啊,毛巾、牙刷什麼的都買過。”

“那我問你,你有沒有注意到你買的那些東西上麵有些愛心標誌、或者一個手掌握著的飛鴿標誌什麼的?”

許晨光還有些不解道:“對啊,有些上麵有,我那個臉盆上麵就有個手捧飛鴿的小標誌,我以為是關山這邊特有的標誌,聯名款還是愛心扶貧工廠做的?怎麼?有什麼問題?”

“什麼聯名款,我告訴你,那些都是別的地方捐贈過來的物資被關山人倒賣的!他們這些人懶,賣東西都不想走遠,就在山下賣給這些小超市。”

許晨光有些瞠目結舌,他記得自己那個臉盆就是很便宜很常見的塑料臉盆,成本幾塊錢一個,山裏買個十幾塊錢大不了了,這東西都有人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