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番外(16)(1 / 2)

生完了孩子,阿嫣如釋重負。

或許是因曾姑姑和太醫都極用心,將她懷孕生產之事照料得無比妥帖,或許是體質運氣都很好,生孩子後沒用太久,阿嫣便漸漸恢複了。雖說深冬時節天寒地凍,她身體尚未補回來,不好外出受寒,在炭盆熏暖的內殿裏卻已能行動自如。

懷胎十月,身體比先前豐滿了不少。

曾姑姑是個精細的人,知道生完孩子的這段時日是養回曼麗身段的絕佳之機,飲食起居上愈發盡心。

阿嫣亦嚴遵叮囑,半點都沒懈怠。

這段時日,大約也是她睡覺最多的時候。

雖說宮裏早就準備了乳母,無需她半夜起來喂奶,到底是剛生了孩子的人,心裏總會記掛。夜半時分,若側間裏孩子有些哭鬧的動靜,總忍不住要過去瞧瞧。這般暗自懸心,加之產前身子太重睡得不算太好,趁著坐月子的清閑,倒是睡了個酣暢淋漓。

白日空暇時,就常瞧瞧孩子。

剛出娘胎的小家夥,一天裏大部分時候都在睡覺,那麼小小的一團裹在繈褓裏,睡得乖巧又香甜。身上的小衣服是阿嫣親手做的,虎頭帽是太後武氏的手筆,繈褓則是外婆給的,一身集了萬千寵愛,謝奕和楚辰結伴來瞧時,也都比著“噓”的手勢不敢說話,生怕吵醒了他。

就連謝珽都比平常輕手輕腳。

鐵腕縱橫,君臨四方,他慣常跟朝堂狐狸和沙場將士們打交道,這還是頭一回碰幼軟乖巧的嬰兒。

從春日裏診出喜脈到如今升為人父,隔著阿嫣暖乎乎的肚子,心中其實已期盼許久。如今真的抱在了懷裏,哪怕孩子睡著不理他,冷硬的臉上都能浮起笑。

“冬至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他趕著這時候出來,倒很會挑日子。既是個男孩兒,將來要幫我打理江山的。”

他輕輕將孩子放回小床上,已然謀好前程。

阿嫣慵慵靠在軟枕,聞言笑嗔。

“這麼大點孩子,奶水都還沒喝夠呢,就說這些。倒是該早點留意,給他挑個好點的先生,回頭啟蒙讀書,先把本事學全了再說。”

聲音溫軟如常,卻比從前更添婉轉韻致。

時日倏忽,初嫁時盈弱的小姑娘已然做了母親,心性裏仍留著少女時的純澈靈動,身姿卻如牡丹綻放,日益盛麗。此刻斜靠在錦榻軟枕,青絲如緞籠在肩頭,寬鬆的衣裳遮覆在胸口,勾勒出愈加豐滿的弧線,紅綃帳裏瞧著,隻覺白皙溫軟,半遮半掩。

連同眼角眉梢都添了嫵媚情致。

明明隻是尋常閑侃,雙眸瞥過來時卻總有不出的冶麗韻味,豔而不妖。

謝珽不自覺貼著她坐在旁邊。

“已尋摸了幾個,還須多瞧瞧品行。元嘉是咱們頭一個孩子,等過了年節,我便冊為太子。教導他的人,學識見地還在其次,要緊的是品行務求端正,還得會跟孩子打交道。”

這一點上,阿嫣與他不謀而合。

隻不過……

“過了年節就冊東宮,會不會太快了?他才出月子呢,怕是會有朝臣覺得操之過急。”

“我樂意,誰都管不著。”

謝珽瞧著她遲疑的小模樣,伸手便摟在了腰上,“元嘉還在繈褓裏,太子的意思他當然不懂。冊立東宮,是為給皇後的華冠上再添顆明珠。等他長大了扛起這江山,咱們就能隱退到市井裏捏泥謀生去。”

“鋪子都還沒挑好呢,就想這麼長遠。”

阿嫣莞爾,就勢靠進他懷裏。

她生於京城,長在斯地,出閣前卻從未離開過京畿。直到嫁給了謝珽,看過河東的氣象、經曆隴右遼闊、見識了劍南的山川,才知書中萬般陳說皆不及親眼所見。這山川遼闊,江河壯麗,雖能收諸畫卷,卻非巍峨宮城所能容納。

若有朝一日當真能托付江山,跟謝珽四處走走,有他隨身護著,自是安穩無虞,想想都讓人期待。

她頗為意動,忍不住也算了起來。

“夫君當初是十六歲襲爵,到弱冠之年已坐穩了王位。元嘉運氣好些,咱們鋪好了路,朝堂上多選些能臣賢才,到了歲數多加曆練,大約也早些接過重任。這中間,咱們把朝堂打理好,還能看遍京畿的林泉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