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防軍雙壁之稱的封國柱元帥因直接發動了“88”事變,被特別法庭禠奪軍籍軍銜,判處終身監禁,在龍謙去世前三個月獲釋,軍籍和軍銜也恢複了,但在新的世界大戰中再沒有獲得帶兵的機會,算是榮養晚年了。
江雲直到其意外飛機失事罹難一直執掌國安總局。龍謙退位後,其安全保衛工作一直是由江雲負責的,從未出過任何意外。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國安總局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恐怖機構,其組織、運作方式成為全球各情報機構爭相效仿的對象。其實,國安總局最初並不更多地介入國內政治,至少在龍謙執政的時期是如此。但後來情況變了,國安總局抓住了機會,成為左右政治局勢的強大力量,方聲遠最初利用了它來掌控局勢,但又深畏其潛在的力量,因為他發現幾乎沒有國安總局不知道的東西。曾計劃將江雲趕出這個令人生畏的秘密機構,卻未能如願,因為江雲掌握著足以讓他身敗名裂的東西。江雲根本不把方聲遠放在眼裏,他終生效忠的隻有一個人。方聲遠在江雲亮出部分底牌後放棄了自己的計劃,轉而與江雲合作以維護其權威。
江雲之死充滿了謎團,看上去完全是一次航空意外,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背後有陰謀。像江雲這樣終生在陰謀圈中打滾的人,不能不充分考慮自己的安全,但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那次空難是一次謀殺。
龍謙對江雲有著極高的評價,其撰寫挽聯一時哄傳下。挽聯雲: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為定;名滿下,謗滿下。治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
輿論認為,江雲不幸早死是國家的重大損失,如果江雲在,絕不會發生導致國家劇烈動蕩的“88”事變。這算是對江雲最高的評價。
“88”事變牽涉到大批國防軍耆宿,範德平、熊勳、商鳳春、胡宗玉等牽涉其中,這些力主請出龍謙主持大局的蒙山軍元老們在龍謙重新出山後並未獲得龍謙的原諒,盡管最終擺脫了牢獄之災,但永遠失去了重新披掛出征的機會。特別是熊勳元帥,是國防軍裝甲兵的創始人,對裝甲突擊有著超越世人的獨到眼光,國防軍在世界大戰中威震歐亞的裝甲雄師正是此人一手打造。因為那次在國史上留下無數謎團和惋惜的軍事政變,熊勳元帥提前告別了軍旅,隻能枯坐家中,在報紙、收音機和內部通訊中評點戰局了。
在新的世界大戰中,除了吳念、藍心治、瞿鴻翔等少數人外,蒙山軍元老級的宿將基本退出了軍隊。即使他們幾位,也不過是擔任位高權不重的虛職,征殺疆場決戰決勝的方麵軍司令、集團軍司令等職務已與其無緣了。擔任那些職務的是季好古、陳豪等國防軍新一代將帥了。
陳淑強烈反對龍謙辭位。夫婦倆因此鬧了很長時間別扭。但龍謙離開北京定居杭州,陳淑還是跟隨丈夫當起了家庭主婦,在龍謙匿名外出調研時一般陪侍左右,成為了龍謙得力的助手。她在每年不少於半年的外出調研(旅遊)中親眼看到了國家的巨大變化,更看到了巨大的隱憂,對於丈夫的選擇有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在“88”事變爆發後,陳淑堅決反對龍謙的再次出山,對丈夫,你的使命業已完結,你的功勳和失誤已經銘刻於曆史,我堅信他們會比你處理的更好,你就不要再畫蛇添足了。但龍謙還是“被迫”出山了,陳淑隻好跟著龍謙回到了久別的北京,再次成為第一夫人,但她曾居住過近十年的總統府已經物是人非了。
龍謙長子龍振華學成歸國,就職於其姨夫領導的秘密機構,成為中國原子武器研製的領軍人物,是國家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是數學、應用物理特別是核物理方麵的權威之一,長期默默無聞但貢獻極劇。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他不顧危險親臨爆心采集數據承受了過強的放射劑量,不幸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對於國家和家庭都是無挽回的損失。
龍謙次子龍興華在空軍學院畢業後擔任了海航艦載轟炸機中隊長、大隊長、副聯隊長。在因東北事變而引發的中日戰爭中跟隨艦隊邀戰日本聯合艦隊,功勳赫赫,他所在的轟炸機聯隊是太平洋艦隊最負盛名的王牌聯隊,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噩夢。龍興華中校在台灣戰役最後階段中戰機中彈,自慮無法返回母艦,決然駕機撞向了日艦信濃號,壯烈犧牲。追授海軍準將並授予共和國英雄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