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真武大帝拿了孫悟空,不屑於再與眾人一起圍攻張小凡,直接綁了孫悟空,帶著龜蛇二將回淩霄寶殿複命去了。
下方,張小凡一記萬劍訣使出,密密麻麻的紫色劍影,接天連地,將十萬天兵天將都籠罩其中。
十萬天兵在眾神仙將領的帶領下,結成陣勢,抵禦那一道道紫色劍氣。
張小凡晉級大羅金仙之後,法力浩如煙海,分出的紫色劍氣連綿不絕。
竟是以一己之力,抵禦十萬天兵天將。
淩霄寶殿中。
玉皇大帝卻是起了別樣心思。
這孫悟空是天定的佛門取經護法,這個白衣散仙卻是不知什麼來頭。
而且他隻是孫悟空的好友,除了與孫悟空一起抵禦天庭大軍,也沒什麼劣跡惡行。
還是可以爭取的嘛。
畢竟看這白衣散仙的樣子,年歲應該不大。如此年紀進階大羅,將來說不定準聖有望。
看他使出的法訣,倒像是老君門下蜀山一脈。
隻是那尹喜如今尚未進階大羅,應當不是他那一脈的門人。
剛才就吩咐糾察靈官去查這白衣散仙的來曆,至今還未回來,難道這人也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不成?
且看看再說吧。
玉帝看著昊天鏡中的戰鬥,思緒紛飛。
至於那孫猴子已經抓住了,他卻不甚關心。
畢竟隻是做做樣子,走個過場罷了。
旁邊的太白金星似是猜出了玉帝想法,上前道:“陛下,是否需要老臣下界詢問一下那白衣散仙的來曆?”其實卻是急玉帝之所急,想要去替玉帝招攬張小凡了。
玉帝點了點頭,道:“也好,他對抗天兵,也隻出於義氣。你可與他說,念其尚未鑄成大錯,現在歸順還來得及。”
太上老君和觀音菩薩等人俱在,玉帝也不好把話說得太軟,但他相信太白金星定能領會自己的意思。
太白金星領了玉帝法旨,出了南天門,往花果山而來。
此時的花果山戰場,十萬天兵天將已後退了幾裏。
向五方揭諦、四值功曹等一些天仙境界的,已經快要堅持不住,還是靠著身邊的楊戩、哪吒二十八宿等人幫助抵擋。
連張小凡都沒想到,自己這萬劍訣,在大羅境界使出來,欺負小朋友竟然如此好用。
當然,遇上同等境界的大羅金仙,或者修為比張小凡高的,這萬劍訣便沒多大作用了。
這倒不是說張小凡一個人的法力,就比這十萬天兵天將還要高深。
恐怕準聖也沒這麼強大。
隻是張小凡引天地之力,那紫色劍氣分出去之後就不用管了,也不會給張小凡傳導反震之力。
若非如此,恐怕倒退的就不是十萬天兵了。
其實二十八宿有二十八星宿大陣,十二元辰也有十二元辰大陣。
若是這些神仙使出全力的話,張小凡不會像現在這樣輕鬆。
隻是這些神仙慣是些出工不出力的,能護住一方兵卒,已經算是下了很大力氣了。
這也就造成了張小凡一人可敵十萬天兵的局麵。
成就了張小凡的赫赫威名。
卻說孫悟空,被真武大帝拿了,壓到天宮。
得玉帝旨意,直接去了斬妖台。
隻是任憑刀劈斧斫,槍刺箭打,均不能傷孫悟空分毫。倒是把他打醒了,在斬妖台上叫嚷,說是背後偷襲不要麵皮。
監斬官來奏玉帝,玉帝又令火部、雷部眾神前往。
不一會兒,又有人來奏,火燒雷擊,仍舊不能傷這猴頭分毫。
太上老君道:“這猴頭,吃了我五葫蘆仙丹,已經成了金剛之身,不懼刀劈斧斫。不如我將他放在我那八卦爐內,用文武火,將他體內丹藥煉出,他自然就化作飛灰了。”
玉帝聞言,教六丁六甲將孫悟空解下斬妖台,給老君帶走。
“老君請了,我自闖了大禍,如今受些懲罰,也不分說。隻是不知,我那兄弟張小凡,現今如何了?”孫悟空見被老君帶到兜率宮,倒沒幾分害怕,隻是心中掛念張小凡。
太上老君對張小凡也有些興趣,倒不忙煉孫悟空,問道:“怎麼,那白衣散仙是叫張小凡麼?”
孫悟空卻沒想到,如今張小凡的名字都沒人知道,呲牙道:“是我那好兄弟,不知他現下如何,還望老君告知。”
老君道:“他眼下仍在花果山與天兵戰鬥,我看玉帝意思,倒是念他修行不易,想要招攬與他。”
孫悟空聞言,想到與張小凡偷桃盜丹,不禁有些好笑。
這兄弟也不是個省心的,更兼心思縝密,真讓他上天庭來做官,那必定有趣的緊。
至於自身安全,孫悟空倒是一點兒也不擔心。
甚至孫悟空與張小凡閑談時,都覺得這一切似乎就是個局。
既然設局之人舍得將蟠桃金丹這樣的好東西拿出來當誘餌,那必然不會就這麼輕易的將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