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蘇羽遇到衛哲、楚月這些人的時候,會主動提出送他們禦獸的原因。

一邊跟衛哲聊一些事情,一邊給身邊的好奇寶寶阿狸解答一些問題,時間倒是很快便過去了。

隆重的誓師儀式很快便步入了尾聲。

一旁的衛哲這時才想起一個問題,忍不住對蘇羽問道:

“蘇先生,貴公司一直以來都最多隻在公共場合展示出三艘遊隼級近地軌道飛行器。”

“我看過廣寒宮計劃第一階段的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如果隻有這三艘遊隼來運送人員和物資的話,恐怕不太夠吧?”

“更別說廣寒宮計劃工程量更大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還有通天建木計劃的第二階段,也需要在同步軌道上打造太空港和星艦工廠。”

“在太空電梯建成之前,地麵和軌道間唯一的溝通橋梁如果隻有這些遊隼的話,會不會......”

衛哲說到這裏,便沒有再說下去了,不過表達的意思卻很明顯。

蘇羽自然也不會聽不出來。

其實地麵到軌道空間的運力,這確實是時空科技現在麵臨的問題之一。

他從霜星那裏拿來的那幾艘殖民艦雖然不小,全都是幾十萬噸起步的龐然大物。

不過廢土那邊有個毛病。

那就是但凡帶了個“艦”的龐然大物,其實大部分時候都無法降落到行星地表的。

畢竟引擎推力不夠,下去了就上不來了。

即便是殖民艦也是如此。

當然,作為殖民艦,功能上它是足以完成行星基地建設和補給的,上麵本身就有許多登陸艇。

將物資和人員從太空中送到被殖民的星球上是沒啥問題的。

如果隻是廣寒宮計劃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話,那隻靠這幾艘殖民艦是完全足夠了。

甚至要想完成廣寒宮計劃第三階段的目標,把數千萬人送上月球,在月球上建立起一座占地幾千平方公裏的巨型城市,隻要時間足夠,這些殖民艦也能做到。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太空電梯建成之前,殖民艦自身的補給問題得不到解決。

因為上麵搭載的登陸艇全都是一次性的,或者說那本來就是異星殖民模塊。

直接打包從殖民艦上飛下去,然後就能展開成為外星基地。

那玩意兒是飛不回來的!

在廢土世界的繁榮紀元,這些殖民艦的隻需要停靠在任何一個人聯統率下的星球軌道上,進入太空港之後,在連接地麵的太空電梯運力輔助下,很快就能完成補給。

可藍星現在太空電梯還沒搞好,自然是沒這條件。.伍2⓪.С○м҈

三艘遊隼,一艘的運力是五百噸,一趟能拉一千五百噸。

聽起來不少。

可跟殖民艦這種龐然大物比起來,就是純純的杯水車薪了。

不說遠了,就說這趟把五百人送上月球。

光是這五百人配套的月球基地設施和補給,昨晚三艘遊隼就一晚沒停拉了整整一夜才全給送上殖民艦。

後麵不管是擴大月球基地規模,還是建設太空電梯配套的太空港和星艦工廠。

地麵到太空的運力都是最大的問題。

三艘遊隼必然是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