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你和霜星交易時的記錄下的視頻中,她的麵部微表情以及所說的話,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未來城的現狀來判斷......”秋末篤定道:
“應該是不會有錯。”
“從她的神態分析,她絕對是在醞釀什麼大計劃,就如你猜的那樣,大概率是想要吃掉救世軍團這種級別的廢土頂級勢力。”
“而未來城是必然沒有這種實力的,救世軍團作為前人聯的正規軍後裔組成的組織,內部有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他們那艘迫降到地表的補給艦雖然裏麵的星艦工廠無法生產星艦了,可除了星艦工廠之外,裏麵還有大量的重工業設施。”
“論戰爭潛力,正常情況下未來城是絕對打不過救世軍團的,即便是有你提供的資源援助也不行。”
“未來城的優勢是太空堡壘的烏龜殼,整個廢土上沒有人能夠打破這層烏龜殼,所以未來城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絕對防禦才是未來城最大的依仗,而不是進攻。”
“想要用自己的弱點去擊破救世軍團的優勢,在正麵戰場打贏對方。對未來城來說,就隻有一個選項......開天計劃。”
說到這裏,秋末頓了頓,然後對蘇羽問道:
“你怎麼看待現代戰爭?假設在戰爭雙方都掌握了藍星最尖端的科技,並且科技沒有代差的情況下,決定戰爭勝負的,你認為是什麼。”
沒有代差的情況下?
蘇羽聞言並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回答,而是仔細想了想。
戰術?
不對,在雙方都有大量高科技裝備互相製約的前提下,其實戰場上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透明的。
戰術上能夠操作的東西實在是不多。
戰士的勇氣和專業素養?
也不對,戰士的勇氣固然重要,可藍星在時空科技出現之前,最頂尖的軍事科技已經逐漸在往無人化發展了。
雙方都掌握了最頂尖的軍事科技,擁有大量無人化武器的情況下,戰士的戰鬥意誌與專業素養固然重要,可卻算不上戰場的決定性因素。
大毛二毛的戰爭不具備參考價值,因為雙方已經快把那場仗打的像夢回二戰了,兩邊都沒有自主生產大量高精尖的信息化武器的能力,哪一邊都不屬於掌握了藍星最尖端的軍事科技。
後勤?
這個確實很重要,但又似乎沒那麼重要。
對於陸軍或者其他地麵部隊來說,在地麵上的戰鬥,後勤當然是重中之重,後勤給力,直接火力覆蓋炸他娘的就完了。
可戰場卻並不一定局限在地麵。
海洋、天空,都有可能成為戰場。
而現代的艦艇與戰機,可不是二戰時期能比的。
因為搭載了太多的高精尖科技,這些武器從生產到服役,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特別是艦艇,尋常驅逐艦,下水之後還得經過一係列的海試,最終確定沒有問題後才能入列服役,這個時間往往需要一兩年。
而像航母這種超大型的水麵艦艇,需要的時間更長,保底也需要三年。
即便是戰爭時期縮短一些流程,這個過程至少也是以年為單位的。
飛機以及一些其他的高科技武器也差不多。
越複雜的東西,就越不可能生產出來就直接投入使用,至少在藍星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