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4.3海族編年史(1)(2 / 2)

鄧氏魚完全滅絕,同時以鄧氏魚代表的“頭骨外骨骼化”的盾皮魚類全部滅絕;反倒是作為它的食物的直角石和鯊魚轉變為鸚鵡螺和現代鯊魚而存活到現在。

3.8億年前

古生代泥盆紀,誕生古老的昆蟲,無翅亞綱種類

3.7億年前

裂口鯊滅絕

3.65億年前

魚進化出肺部,有一部分走上陸地

3.3億年前

加斯蒂琪雅開始,七位宗神陸續在一周內誕生,守護自己的海域

第八日,蘇伊誕生,海洋一夜之間變成了赤紅,翌日變回正常,海族們都以為這是宗神誕生結束的象征。其實是深藍的私心誕生。

永恒廣場建立。

米瑟熱熱抱著蘇伊初遇蘇釋耶

蘇釋耶從七宗神那裏得知,深藍已經變成了碎片,卻被隱瞞蘇伊的事,他萬念俱灰,也銷毀了肉身,進入無期限的沉睡

七宗神一起封印蘇伊,而米瑟熱熱的任務就是她每一次蘇醒、重生,都把她融入普通海族裏,埋藏在海洋裏,再封印十萬年,所以,每十萬年都會出現一次紅海現象,稱為“燃燒之海”

3.2億年前

古生代石炭紀,誕生有翅亞綱種類的古網翅目昆蟲

2.48~2.08億年前

小型哺乳動物和恐龍首次出現

2.2億年起

中生代時期,聯合古陸解體,漸漸形成了兩個大陸:北方的勞亞古陸(Laurasia),即北美和歐亞的聯合體,南方的是岡瓦納古陸(Gondw□□and)),其中包含了南美非洲、印度、澳洲和南極大陸。

2.08~0.65億年前

大型恐龍的繁盛時期

2億年前

侏羅紀。巨齒鯊出現,最早的鱗翅目昆蟲的化石存留在地層中。蝶類比蛾類出現較遲,化石更少,約有40種。

1.7億年前

岡瓦納古陸開始解體。南美和非洲向東北移動,而印度則獨自開始向北漂移。

1.35億年前~8000萬年前

南美和非洲又分裂開來,產生了南大西洋。南、北大西洋的洋中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冗長綿延的山脈。隨著大西洋的持續擴張,聯合古洋的殘餘,亦即今天的太平洋,便開始萎縮。這種萎縮現象直到今天仍末停止。古地中海漸漸被北移的非洲和我們今天所知的南歐所封閉印度最終抵達亞洲,於是喜馬拉雅山脈誕生了。印度洋中脊(themid-indianOceanridge)向下延仲,造成了澳洲和南極大陸今天所見的分離狀態,並使澳洲向北遷移。

1.14億年前

胎盤類哺乳動物出現

8500萬年前

靈長目動物首次出現

8500萬年前6500萬年前

恐龍滅絕;哺乳動物體型增長並表現出多樣性

8000萬年前

文字傳播到深淵

5500萬年前

強烈的火山活動導致海洋酸化,大滅絕

5000萬年前

鯨魚出現

3500萬年前

猿類首次出現

3000萬年前

七宗神逐步意識化,由他們的子孫接管位置,海底進入全盛發展的黃金時代

。您提供大神君子以澤的她的4.3億年: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