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過後,南地一派秋收的景象,因著天氣原因,這邊是一年兩收成。
藍玉一家人也開始準備收拾的回京城。
但就在八月十九那日,出了事。
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百姓收秋的事,前幾年,朝廷有關門針對幾種農作物與其他國家的交易契約,所以官府大多讓百姓們多種那幾種。
一是花生,秦國萬城以北的北方地區的百姓大部分人家除了種稻子,就都種了花生,這個時候收的秋花生。
去年因為秦國被趙國收了,趙國朝廷也沒有通知他們改種別的,所以百姓們還是種的花生和水稻。
以前,水稻官府都會收回去打成大米後,再讓百姓們領大米吃糧,花生官府收回去就是交給了秦朝庭,他們再統一賣給他國,換取他們需要的絲絹稠鐵銅等物。
但是今年,因為是趙國接受了南地,他國跟趙國沒這個契約,自然是不再要他們的花生了。
所以,下麵的各府衙也不敢從百姓手裏收花生了,那可是拿真金白銀從百姓手裏買回來的。
畢竟百姓種一年,也是為了賺錢,為了生活。
這事下麵的人也報給過嶽樓,但嶽樓經驗不足,沒想到花生的產量龐大到讓他不可想象,這些東西官府今年不收了,百姓今年徹底就過不了年了。
吃的糧是有,但沒有富餘的錢過年了。
本來南地暗中也有很多人對趙國朝廷不服氣,覺得他們作為秦國百姓多少年了,如今他們成了趙國百姓了,朝廷卻不管他們。
有很多人就鬧到南城,鬧上鎮南候府了。
嶽樓讓人看好府內,他暗中離開來護國侯府這邊餘趙錦瀾和藍玉商量來了,看看這批花生要給百姓怎麼解決。
藍玉和趙錦瀾聽說了後,也皺起了眉頭,花生,趙國境內也有百姓種,但並不多,如今遇到這種事,他們也有些沒想到。
“長公主,你見識多,一向有主意,幫我想個辦法吧,這些花生要怎麼解決,我看,這些花生,我們還得按照往年的價格收回來。”
“但是收回來如何處理,就是個大問題了。”
“你這邊的賬上現在有多少錢?”藍玉看著趙錦瀾在沉思,他扭頭問嶽樓。
“十萬兩是有的,收百姓的花生應該是夠,我現在擔心的是收回來怎麼處理?”嶽樓輕聲說道。
趙錦瀾這時抬起頭來,看著嶽樓笑了一下,“辦法是有,隻是可能候爺要忙碌一段時間了。”
“沒事,隻要有辦法處理,我忙沒關係。”嶽樓聽到她這話,頓時鬆了一口氣。
趙錦瀾看向藍玉,“侯爺,我們也怕是回不回去了,既然要處理這些花生,我也都得在這邊。而且,不在南城,我們得去萬城。”
“行,說說你的辦法。”藍玉點頭。
“據說所知,羅國人買了南秦的花生回去,也多是做成花生醬和涼菜來吃。花生就我所知的吃法,可不止可以做成花生醬,它能做的東西很多,我們既然有這個資源,不如開兩個食品廠,現在花生多,先從花生食品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