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六部九寺五監一省一台的官員皆做了調整。
許墨林以丞相之身掌管中書省和吏部,列明政殿大臣。
高無咎掌大理寺和刑部,主修訂新法,列明政殿大臣。
蕭堯臣掌禦史台和新翰林院,主官員的督察和進修,列明政殿大臣。
秦政為太傅兼領天下兵馬大元帥,掌兵部和軍器監。
魏鐵衣任禁軍大統領,是個新職務,二品官,從原來的奔字部中挑出五千人擔任新禁軍,與城防軍一起護衛長安的安全,直接對皇帝負責。除此之外,他還立軍功,封縣男,列明政殿大臣。
而原本的四部則重新在長安城邊上建營,作為秦政建新軍的基礎。
這些人中唯一一個升官的是梁買,任的也是個新職位,民部尚書,正二品。而他接手的第一項任務是勘定州域,根據山川道路重新確定行政劃分,確保任何一位府正可以在三日之內到達自己所轄道中任意一個縣城。
梁買聽說自己升官還挺高興,一接到任務整個人都麻了。
程涼告訴他明政殿大臣的位置也留給了他,但他接下來三五年可能都得在外麵出差,一時半會也議不了什麼大事。
不過他還年輕,將來民政上的事情還很多,好好曆練,將來必成國家肱骨。
梁買生生咽下了這口大餅。
上任第二天就帶著人,背著幹糧出了長安。
戶部、禮部暫時還是歸曹蒼雲和蔣晟倆老頭管著,這倆人都是十分明哲保身的人,世家強勢的時候可以順應世家,皇家得勢又能順應皇家,偏偏這種牆頭草還不讓人生厭,因為他們的本職工作完成得確實是不錯,屬於不可信但是能用的人。
工部的事情就很具體了,由於工部最近的幾個大活主要是跟狗根合作修建炮廠、鐵廠、礦山的路、高新盟和擴建皇家書院,所以這個部門暫時由小皇帝親自管。而他親自管基本也就是意味著蕭君佐的參與會很多。
程涼對蕭君佐一直也很關注。
這孩子有蕭家人慣有的風骨,跟小皇上關係好,以前多少還有點清高,這一兩年跟在皇上身邊,清高被磨得差不多了,看他前陣子在礦山的行事,竟比他那兩個叔父都還要老練些。
她打定主意讓秦政把這個徒弟正式收下來,多少有些公卿之相。
六部變成了七部。
九寺五監卻是需要削減的。
程涼本想大刀闊斧的砍掉沒用的部門,但被秦政阻止了。
畢竟是做過皇帝的人,秦政在這上麵就展現出了他的政務手段。用他的話說,變更部門職能始終比建立一個新的部門更容易。
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一省一台一院是天下人都已經習慣了的配置,現在砍掉勢必牽扯到一大批官員的安置,還不如暗中偷梁換柱。
程涼想想也是這麼回事。
比如都水監,曾經是個空閑衙門,但畢竟是跟水利有關,將來要將他改造成掌管天下水利要害的部門遠比再重新建一個水利部要容易。
而隨著冬天到來,中原道的第二波土豆又要收獲。
趁著短暫的冬歇期,馬季他們也該回長安來述職了。
自從程涼他們把天下有難的事兒和盤托出之後,朝廷上下的改革就進行得很順利,主要是許墨林他們都十分的配合。
程涼交權是交了,但並沒有比以前空閑多少,而且因為她不需要每天上朝和去鳳鸞閣批奏折,以至於她差點忘了北邊還有場仗沒打完。
山海關外的一處海島上,古大雕裹著一件大棉衣,接連不斷的打著噴嚏。
段金鞭裹著另一件大棉衣縮在他腳邊瑟瑟發抖:“老大,現在是啥情況啊?他們該不會是把咱們給忘了吧!”
。您提供大神防城的和閨蜜一起做太後,上班的隻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