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時代,支持海軍戰役學的基礎因素(第1章,共6章)
www.cmfu.com發布 目錄:
www.cmfu.com發布
一,海軍的決定因素:殺傷力和適應海洋的客觀環境
www.cmfu.com發布
二,影響命中率的因素。
www.cmfu.com發布
三,海軍艦隊的隊形與戰術
www.cmfu.com發布 四,海軍基地的作用
www.cmfu.com發布
五,英國的海上霸權是有其根本原因的,那就是優秀的國家戰略和海軍戰略,優秀的技術保證,優秀的戰略學和戰役學研究。
www.cmfu.com發布 六 網友評論
www.cmfu.com發布
七,附錄:書友Zieck提供的1880年時期的海軍軍艦
www.cmfu.com發布 第1章
海軍的決定因素:殺傷力和適應海洋的客觀環境
www.cmfu.com發布
海軍與陸軍不同,海軍軍官最基本的是和海洋打交道:海軍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就是海洋,海上的洶湧波浪會摧毀一切,破壞一切,腐蝕一切,即使是現在的美國海軍,碰到了台風一般也要躲著走的,而在19世紀,沒有足夠的天氣預報,海上所有惡劣的氣象、海象條件都會不期而遇,海軍的辛苦和困難就可想而知。所以海軍最基本的基礎就是要對海上複雜的水文氣象條件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做一個稱職的海軍軍官,首先要把軍艦開到海上呆上個半年甚至是幾年,還能再開回來。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個優秀的船長需要十幾年的培養,對自己船隻的性能和海洋的脾氣就象自己最熟悉的東西那樣了解,海軍艦長也是一樣。其次,海軍的艦艇需要定時保養,在海上,海裏的海藻會附著在軍艦上影響航行速度,海水會對軍艦艦體和軍艦上大量的設備有腐蝕作用,複雜的機械設備在海上長時間運行,也會有故障或者是潛在的故障需要正常的檢修和技術維護……長時間缺乏保養的艦隊是不能作戰的,這是海軍不能回避的問題,就連現在的美軍也是如此。所謂的海軍就是十幾年的船長外加把槍炮安上去,外加幾年就可以掌握的海軍戰略戰術和火炮性能。海軍有兩個敵人:海洋和敵方艦隊;海軍還有兩個朋友,那就是自己的軍艦和海洋。所有的戰略戰術首先要建立在海洋的基礎上,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www.cmfu.com發布
當然,海軍之所以被稱為海軍,就在於它的殺傷力上。誰能夠更有效的殺傷敵方,誰就更強大。火炮口徑是12英寸是很好的,加大到18英寸就更好了,100英寸的火炮雖然好,但是炮彈填充、炮塔重量、發射速度、軍艦排水量都無法做到,所以隻好免談。因此,殺傷力取決於火炮的口徑和軍艦對火炮的承載能力、技術水平等等因素相輔相成的綜合考慮,在技術手段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火炮的口徑也就接近一致。而戰列艦時代的海軍的戰術當然是要建立在自己的火炮基礎之上。戰列艦時代的殺傷力取決於火炮的口徑和命中數量,在口徑相似的情況下,也就相當於投入作戰的大口徑火炮的數量外加命中精度。海軍的炮火和陸軍不同,因為海軍艦艇隨時處於波浪的顛簸中,火炮是非常不容易瞄準,即使在二戰時期,瞄準和測量技術都很先進的情況下,英國在對德國卑斯麥號的對戰中,幾個小時的炮戰雙方隻中數發。當然,那時候雙方距離已經是50公裏,所以才有這樣糟糕的命中率。在這樣低的命中率麵前,火炮的殺傷力就有了很大的意義。英國在對德國卑斯麥號的對戰中,卑斯麥主炮一發命中英國胡德號,就將後者炸了個粉身碎骨,而德國卑斯麥號也中了一炮,卻隻炸壞了燃油管道,造成油料泄露。1949年4月20日,解放軍陸軍炮兵對陣英國軍艦,雖然解放軍命中極多,但是並沒有將敵艦擊沉,隻擊斃英軍一百多人,就是火炮殺傷力的很好的體現。(英國報道是30人死亡,50人受傷,但是卻宣稱另外的125人失蹤,到現在都沒有蹤影。很是奇怪,人呆在軍艦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