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時代海軍戰役學基礎因素4(2 / 3)

www.cmfu.com發布

在英國對西班牙無敵艦隊、對拿破倫的法西聯合艦隊,對埃及的法國艦隊等一係列海戰中,都可以看到同時代世界上最優秀的技術措施、最先進的海軍戰術思想和將領們卓越、燦爛的指揮藝術。在英帝國的主力對決性海戰中,幾乎找不到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如果說英國的海軍有嚴格的技術和操作規範的話,那麼在海戰中,人們看到的卻是建立在這些規則之上,異常靈活、機動、準確的戰術,和充分發揮的戰鬥力。相對於英國海軍,它的敵人們,比如法國海軍、意大利海軍、德國海軍卻漏洞百出,作戰死板、僵硬、老套,或者華而不實,異想天開。那麼對比這些海軍來說,北洋海軍又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呢?如果說法國海軍、意大利海軍、沙皇海軍還算是海軍的話,那麼北洋海軍的智力水平隻能算是會開軍艦的猴子。

www.cmfu.com發布 六 網友評論

www.cmfu.com發布

老老P先生對本人關於甲午海戰的部分觀點提出了質疑:

www.cmfu.com發布 :鄧世昌在當時的中國海軍作戰思想中,不算魯莽,他的那條船本來就在水下裝了衝角。鄧世昌的正常戰術動作被後來的電影藝術化了,至於什麼落水後愛犬救主就更神化了;在堂堂之陣對堂堂之陣的決戰情況下,竟然會被魚雷擊沉也很可疑,魚雷在當時主要用於偷襲靜止目標,對高速突進的戰艦是沒有用處的,由於瞄準手段和射速的限製,命中率可以忽略;當時各國海軍的通行操作是在接戰前把魚雷拋棄,以免在混戰中誤傷己方艦隊、或被敵火引爆(當時的魚雷是掛在舷外不受鐵甲防護的)

www.cmfu.com發布 :推演起來可以按部就班,實際上黃海海戰一接戰,很快就形成了混戰,北洋一開始並沒吃大虧,除了司令老丁一上來就負傷不能指揮;後世有很多推演來總結勝敗的原因,老P個人的分析和很多方家不同:是因為中國軍隊傳統上太過強調首功--日艦側向突擊,算盤不錯,但是戰列中赤城艦速過慢掉隊,冒險從北洋陣中穿越,一上來就被擊傷,不想因禍得福,北洋十艦竟然有三艦貪便宜,與這支掉隊的600噸的小艦纏鬥2、3個小時,本來無關痛癢的600噸拖住了6000噸。黃海海戰,日艦排的是縱隊,這一點由於日方的詳細記載,是沒有異議的;北洋水師的隊形有多種說法,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橫向的凸陣(和海雲峰的類似);日本艦隊當時還沒有發明那個大轉彎,但是確實是側向行駛,先攻北洋的一個側翼;凸陣或橫陣的致命弱點是兩翼呼應不便,敵人集中攻擊一側的時候,外側的友艦會被自己人隔斷,無法發炮支援。就算東鄉大轉彎的過程中對手不發作、完成後可以形成T字橫頭,甲午的時候東鄉好像還沒資格指揮艦隊吧?中國艦隊吃過東鄉大轉彎的虧是從何說起啊?那個大轉彎是有爭議地,不能因為結果正確,就證明以往的戰術操作都正確,瞎貓也可能碰上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