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正成為新的偽科學(1 / 3)

創新學科正被學術界加工成偽科學

www.cmfu.com發布

首先聲明,先表明本人對創新個人理解,在我國這樣的現實條件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路更是沒有人走過。既然如此,開拓一個新的道路,正是需要創新精神,需要創新出一個新的成果,或者是各方麵眾多的成果,來組成我們國家新時期寶貴的精神財富,創新出豐富的物質財富,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因此,本人衷心擁護胡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一個創新型社會的主張。但是,支持胡總書記的號召並不能等同於看到創新的字眼就要支持,無論帶著這創新字眼的是專家還是權威。

www.cmfu.com發布

其次,本文前麵4000字是文章的主要觀點,後麵的10000字是完整版本和備注。

www.cmfu.com發布 一、創新是什麼?

www.cmfu.com發布

隨著創新型社會在我國日益得到重視,有關創新的論述也開始豐富起來,創新,在我國正在被當作一門新興的學科從而繁衍出大套大套的理論。但是,本人在查閱有關的專業書籍之後,卻隻感覺到惡心、嘔吐,消化不良。本人認為,這些論述多與我國對創新型社會的提倡背道而馳。

www.cmfu.com發布

所謂的創新,漢語的意思應該是創造新的東西。我國學者把一門叫做創新科學的東西定義為:為了社會、經濟效益而執行、改變、更新一種新方案或製造、改變、更新一種新東西的行為。

www.cmfu.com發布

創新本來就是有目的的。企業一切目的當然是為了經濟、社會效益,我國學者對創新的定義和漢語詞典有什麼區別嗎?——一點都沒有。既然沒有區別,又何必養活這麼多的專家來研究呢?

www.cmfu.com發布

翻開這些書籍,你就會發現,這些專家把與企業有關的活動和現象,比如采購、庫存、流程、製度、資金、標準、品種、全球化、知識化、人才等等扣上個創新的帽子,就成為新理論,如果你深入的看下去,那麼你還會發現,其實帽子下麵,什麼都沒有,即使是彙聚了我國商業、財經精英編寫的商業和財經大學課本上,也都是如此。就拿最後一種人才創新來說,它的解釋是:21世紀的營銷人才不再是經營型的營銷專家,而應是知識型的營銷通才。其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強烈的社會責任感;(2)文化素養高;(3)富有創新精神和進取心;(4)科技通才與營銷專才的完善結合;(5)知識應用能力很強等。這些解釋到底是什麼意思?沒有人知道。科學沒有通才,這似乎早被遺忘了。而營銷專才應該按照什麼標準?強烈的責任感、進取心和文化素養高有應該如何界定?他們又如何落實?應該按照什麼樣的組織模式?……恐怕你找遍了所有的管理學專著,除了大量引用西方的理論和案例外,都不會找到有關的任何具體內容。試問,如果這些概念都沒有任何的界定,那還怎樣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創新的這些學者,恐怕隻有這些空洞的話才能算做他們自己的“創造”吧。

www.cmfu.com發布

二、創新是否是一門科學?

www.cmfu.com發布

那麼,現有對創新的研究,是否能夠成為科學的一個門類呢?對於科學來說,有幾個重要的指標,其中的一個就是概念明確。所謂概念明確換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會引起歧意。你應該說,這是碗,那是鍋,而不能說,這是由物質和幾何形狀共同作用的結果,那是客觀世界在人頭腦中的映射。單純的講某一件東西具有物質性和幾何特性,而且還是可以認識的,除了把簡單的問題搞亂外,對我們了解、認識具體的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www.cmfu.com發布

科學的另一個指標是可以驗證。科學的可以驗證,說的是無論是白吃(癡)還是弱智,隻要按照同樣的條件,在任何地方重複實驗,都會有同樣的結果。那麼,我國的這些學者們,對創新的研究是概念明確的嗎?是可以任意驗證的嗎?當那些權威隨意的解釋這些理論和名詞的時候,可以直接肯定這些概念是不明確的,連概念的明確都不能,又怎麼談驗證呢?

www.cmfu.com發布

接下來,讓我們回頭看看漢語詞典的定義,創新,是創造新的東西。的確,它確實是褒義詞。但是,它也隻是個褒義詞罷了。創新,正如勇敢頑強、機智靈活這樣的詞彙一樣,一直隻能算作對一種現象的模糊描述,而不是實質上的準確說明。正如你不能衡量某一個人的勇敢頑強、機智靈活達到百分之多少一樣,你也無法說創新達到了百分之多少。如果說創新開辟美好未來,那麼,如果才能去創新呢?大量空洞的名詞或現象的羅列,是否能起到這樣的成就?

www.cmfu.com發布

這樣大而空洞的理論當然還是有用處的,因為一切問題都有了充分的借口。如果你有了成績,恭喜你,這是對他們理論的最好的實踐。如果你失敗了,對不起,你根本就沒有深刻的理解他們的理論。如果你在實施時請他們當了顧問,那麼,你憑什麼說自己失敗了呢?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使用了他們的理論,你才不至於破產。如果你真的發現破產確實是他們做的,而且還擁有充分的證據,讓他們實在沒有借口,那麼,他們也沒有錯誤——創新是有風險的事情,你應該記住,他們早就告訴了你這一點。如果他們成功了,那麼會怎樣說?……本人不相信,憑這些名詞,就可以取得成功。

www.cmfu.com發布

楊振寧教授(注3)曾經在給我國物理學界做講座的時候說,中國的物理學研究,是靠理論來推導理論,根本就是空中閣樓。但是在經濟領域,本人認為,很多東西隻能算作是靠現象來總結出現象,再把這個現象換一個令人費解的新名詞。因為他們隻有對現象的歸類,於是在歸類以後,得到的還是現象,而不是科學原理。任何人都可以對現象進行歸類,把星光、月光和極光歸類為弱光或者冷光源,把火焰和太陽光歸類為熱光或者是強光源,而這些光源其實根本就不是同一類的光源。這實際上就是現行社會科學研究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就叫它作“現象歸類法則”或者是叫其它的什麼東西,一句話概括之,就是現象而現象,現象歸類以後,就成為現象的總和,而不是具體的科學,最後是一大群現象的複雜羅列和似是而非的概念!

www.cmfu.com發布

打個比方,一個短跑運動員怎樣能跑得更快?中國的經濟學者會告訴你,應該在每一步的長短和步伐的頻率上做完美的統一,但是他絕對不告訴你什麼才是完美的統一,也不告訴你怎樣在頻率和每步的距離上統一或協調。這樣的理論有用嗎?你如果說沒有用,影響速度的各個要素他似乎都說到了。你說他們有用,可是卻真的無從下手實施。如果你碰巧內行一點,引用國外的研究成果,說他們沒有提到提高短跑成績必須要提高胳膊的力量,那他們先是找個馬甲來懷疑你是不是神經錯亂才搞出這麼可笑的理論,從而懷疑你說話的資格,當確認國外確有這樣的成果的時候,又會犧牲馬甲,說他們從來沒有反對過這樣說法。

www.cmfu.com發布

總之,這樣的理論除了能強調自己永遠正確外,沒有絲毫的幫助。科學在於明確事實,查找真實的原因與運行機製,從而在我們實踐中得到準確的工具。可是,有關創新的科學,在你實施前,它好象什麼都說到了,但是在你實施過程中,你會發現它說的東西沒有一點用處!

www.cmfu.com發布

翻開教科書,什麼知識儲備、目的明確、價值觀正確這樣根本無法衡量的概念;什麼思維對象無窮聯想,什麼有限選取與破例重新選取的無法實施的方法,什麼敏捷經營、虛擬經營、精益生產等新鮮名詞,充斥其中,令人費解。不過你隻把它們作為存在於不同領域的一些現象來看,一切就清晰而真實起來。想了解這些現象嗎?直接去看專業書籍吧!

www.cmfu.com發布 三、創新的實質。

www.cmfu.com發布

當我們翻開專業書籍,再回過頭,去看那個采購、庫存、流程、製度、標準等太多的名詞,大家都可以發現,最好的辦法是針對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情況,按照各自領域的特點,進行各自領域及相關領域的分析,解決經營者所需要的問題,創新科學所涉及到的對某些問題的改變,無論是策略,還是改變組織的結構,都沒有辦法做共性上的衡量,反過來,這些創新科學所發現的所謂共同特點或理論,也沒有辦法來指導實踐,也沒有辦法做事實上的驗證。在管理創新理論中,有敏捷管理(注4),有虛擬企業(注5),有精益生產,你準備采用哪一個?或者都采用?事實上這三個所謂的創新隻不過是三種手段,也許三個都用一部分,也許一個都不用。這些手段運用與否不能按照創新理論來實施,而應該按照市場和營銷學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具體的分析。

www.cmfu.com發布

我們知道,勞動創造財富。我們還知道,知識創造財富,科技創造財富……現在,我們又聽到了新的名言:創新創造財富。但是,當你進一步要進行細致或具體的工作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切行動都需要運用原來的科學體係,而這個創新科學,對具體的工作沒有任何幫助。如果創新科學可以涵蓋一切文明成果,成為發明和發現與經濟、社會效益的橋梁,那麼它與科學技術或者是有什麼區別嗎?沒有!那麼所謂的創新科學無疑就是整個科學體係、政治學體係和經濟學體係的總和,這樣的體係,早已經有之,已經被叫做人類文明,還用得著改成創新這個新名詞,或者再創建一個新學科嗎?

www.cmfu.com發布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管理科學一直都處於引進狀態,從計劃經濟時期引進蘇聯的管理科學到改革開放引進西方的管理科學。如果有人說,現行的管理學科,有用的部分是從國外抄襲來的,沒有用的部分是自己曲解或自以為不全麵填上去畫蛇添足的,那麼本人一定要說,在我國除了哲學之外的社科學領域,這種情況已經屢見不鮮了。在我國,幾乎每個學者都是以印鈔機的速度誕生創新理論,然後那些學者除了當作一門邏輯混亂的課程,來強迫學生之外,還四處講學,指導實踐。他們把那些現象換個新鮮名詞組成的理論再與企業喜歡的一些名詞排列組合,就成為某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創新體製與成果。所以,在中國,如果你到一個企業後,發現除了宣傳機構外,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企業文化是什麼,那麼你一定要明白,這就是最具特色的中國社會科學(包括經濟類)研究的實踐結果。因此,這些理論不但創新的速度堪比印鈔機,它的作用,也與印鈔機完全一樣!

www.cmfu.com發布

所以,創造一個創新型社會,依靠的我們在各自領域裏認真而主動的創造,從而真正的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由某些學者發明新科學,編寫教科書,再以此為唯一標準,讓全體國民誠惶誠恐的背誦、考試——就連給老板打工的本人,竟然也接到老板的命令,捧著老板自己掏錢買的商學院的教材(真不知道他從哪裏找來的),讓我們好好的學習創新,而且還要考核!

www.cmfu.com發布

這篇文章是個簡單的概略,如果認為有些問題沒有說明白,想看詳細一點,請看下麵的完整版本。

www.cmfu.com發布

完整版:創新學科正違反創新型社會的宗旨,成為偽科學

www.cmfu.com發布

首先,先表明本人對創新個人理解,在我國這樣的現實條件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路更是沒有人走過。既然如此,開拓一個新的道路,正是需要創新精神,需要創新出一個新的成果,或者是各方麵眾多的成果,來組成我們國家新時期寶貴的精神財富,創新出豐富的物質財富,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因此,本人衷心擁護胡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一個創新型社會的主張。

www.cmfu.com發布

但是,支持胡總書記的號召並不能等同於看到創新的字眼就要支持,無論帶著這創新字眼的是專家還是權威。

www.cmfu.com發布 一、創新是什麼?

www.cmfu.com發布

隨著創新型社會在我國日益得到重視,有關創新的論述也開始豐富起來,創新,在我國正在被當作一門新興的學科從而繁衍出大套大套的理論。但是,本人在查閱有關的專業書籍之後,卻隻感覺到惡心、嘔吐,消化不良。本人認為,這些論述多與我國對創新型社會的提倡背道而馳。

www.cmfu.com發布

所謂的創新,漢語的意思應該是創造新的東西。在企業領域裏,一般引用1912年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Joseph?A?Schunpeter)的話,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和條件的從未有過的組合。經過我國學者的總結,變成了為了社會、經濟效益而執行、改變、更新一種新方案或製造、改變、更新一種新東西的行為。

www.cmfu.com發布

企業一切目的當然是為了經濟、社會效益,我國學者對創新的定義和漢語本身對創新的定義有什麼區別嗎?——一點都沒有。既然沒有區別,又何必由這些研究者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呢?

www.cmfu.com發布

又比如,有的書把與企業有關的創新分做采購、庫存、流程、製度、資金、標準、品種、信息、決策、營銷、形象、品牌、服務、戰略、技術、親情化、全球化、知識化、綠色化、柔性化、網絡化、無缺陷、重要事件、高科技、社會定向、發展前景、人才創新共很多種。在這些分類上,人們能看到什麼?企業經營要素的羅列,再在每個要素上加上創新這兩個字,就可以拿出來當作研究成果了。如果大家翻開這些書籍,深入的看下去,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帽子下麵,什麼都沒有。就拿最後一種人才創新來說,它的解釋是:21世紀的營銷人才不再是經營型的營銷專家,而應是知識型的營銷通才。其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強烈的社會責任感;(2)文化素養高;(3)富有創新精神和進取心;(4)科技通才與營銷專才的完善結合;(5)知識應用能力很強等。這些解釋到底是什麼意思?沒有人知道。科學沒有通才,這似乎早被遺忘了。而營銷專才應該按照什麼標準?強烈的責任感、進取心和文化素養高有應該如何界定?他們又如何落實?應該按照什麼樣的組織模式?……恐怕你找遍了所有的管理學專著,除了大量引用西方的理論和案例外,都不會找到有關的任何具體內容。試問,如果這些概念都沒有任何的界定,那還怎樣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創新的這些學者,恐怕隻有這些空洞的話才能算做他們自己的“創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