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家大宅(1 / 2)

身為鬆江府刑名主簿,李做作可謂是刑名事業盈利的先驅者,一直以來牢房都是衙門中的清水部門,鬆江府監牢雖然屬於府級衙門,但也一直是虧空的,當官不為財,不如回家去種田,自然這樣的部門不會有人喜歡,這也是為什麼李做作這種沒有功名的捐官能夠當上刑名主簿的原因。鬆江府監牢上下人等也是在李做作的帶領之下,從一個毫無油水的職業,發家致富奔了小康,現在牢房的獄卒走在大街上那都是昂首挺胸,氣勢如虹,有錢腰杆子也就直了,同行們也是羨慕不已,以至於鬆江府監牢的獄卒成為熱門專業,很多人送禮攀關係隻為進入鬆江府監牢的獄卒行列,為的就是為大明帝國的刑名事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李家大院坐落於郊區,不是李家沒錢在鬆江府豪華地段買地建大宅,隻是李家一直秉守著低調的祖訓,在低調中發財,在低調中永生。

郊區的地段雖然偏僻了一點,但是地價便宜,雖然李做作比較低調,但身為大明帝國的朝廷命官,總也不能過得太寒酸。拉低了大明帝國官員財富平均值,因此占地就要很大,當然也就百畝,五進五出。

圍牆上是當下最時興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估計可能是李大人在鬆江府刑名事業上公正無私,鐵麵無私,大公無私,因此得罪了一些小人,為了安全起見,這圍牆高度差不多快趕上鬆江府的城樓了,而且厚約兩丈,估計就算是當今大明帝國最強大的虎蹲炮想要把圍牆哄塌,也需要一些時日。

為了防止有人偷偷進入李家大宅,李做作可謂是煞費苦心,鋼筋混泥土還不算,就連圍牆上麵都裝了許多倒刺,如果你想從圍牆上爬過去可謂是千難萬難。

正中是李家大宅的正門。隻見上麵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李家大宅,如果有條件的話,晚上你過來參觀就會發現這李家大宅四個字晚上也是可以發光的,這也是李做作采用的國外最先進技術--夜光技術,就連皇宮,土財主英國公府都沒有采用,隻是這光是綠色的,大半夜的挺滲人的,不得不說李做作的品味挺獨特的。

兩側是一副對聯你,都很很喜慶的話。

上聯是 聚財聚福聚靈氣,下聯是 增福增壽增平安、

字體運用的是狂草張旭的字體,張旭有張顛素狂之稱,張旭的草書可謂是不可翻越的巔峰,技藝嫻熟,精煉流逸,肥瘦相宜,流暢生動,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雖變化無常,但法度具備。

張旭是唐朝有名的大家,在書法和詩歌達到無法再現的高度的唐代,張旭散發著墨香與酒香的生命,以化成後世無法攀登的風景。詩書酒三絕,有些類似與某個時代會導會演還會唱的某些明星。

《杜臆》書曰“張旭善草書,好酒,每醉後,好呼狂走,索筆揮酒,變化無窮,若有神助”,《唐才子傳》也說“張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一頭儒墨而書”。

可見這酒也不一定都是好東西,文化人都愛酒這也是有道理的,酒可謂是藝術家靈感的催化劑,就如一些搞藝術的,需要美色來刺激是一樣的道理,因此一些潛規則的出現大家也不要太過大加指責,畢竟都是為了藝術。

李做作很是喜歡張旭,把張旭是為了人生偶像。比張旭的三絕差一點,李做作是酒色雙絕。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這首《山行留客》是李做作會背的為數不多的詩詞,他很是喜歡,每一次喝多了總會吟上一遍,畢竟搞藝術是李做作一生的夢想。

也是為了安全,李家大宅看門的也都是用的彪形大漢,四個,這還僅僅是開門的,裏麵外宅還有,內宅也聘請一些江湖女俠,據說李家大宅一天的安保費用就達到一千多兩,不得不說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就連一些朝中重臣也不舍得。因為李做作很擔心自己人沒了,錢還沒花掉這樣的尷尬事情發生,因此李做作是很惜命的,安保上麵也是毫不吝嗇,掙的錢不就是花的嘛。

走進大門,地麵沒什麼不同也都是青石路麵,當然你的觀察力強一點的話,也是可以發現,鋪就地麵的青石成正方形,每一塊青石的大小也都是一樣的,這也從側麵展示了李做作李大人的官風,方方正正,眼中沒有大小高低貴賤之分。

李家大宅的整體建築成回字形,第一層屬於安保的重點部位,因此如果三五步就發現一位站崗的大漢也就不足為奇,越向裏走裏麵的安保也就少了很多,直到到了李家大宅的核心地帶,也就隻有寥寥幾位女俠守衛。

此刻的李大人正躺在涼亭中,拿著一本書,李大人是捐官出身,也就是花錢買的官,因此地位也算是很低的,這也是為什李做作有能力卻還在刑名主簿這位子待著的一個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長得醜,大明帝國官場也是一個看臉的地方。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