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鬥地主(1 / 3)

這是一家很普通的酒館,從外麵看很是普普通通,就像所有路邊的酒肆一樣,一個很普通甚至是有些破舊的牌匾,屋內的擺設裝飾也很是簡單,幾個桌椅板凳,樓上是一個個獨立的雅間,雖然普通,但是在這裏吃飯的人卻很多,基本上等同於二十一世紀的網紅打卡店,每天的客人,絡繹不絕,據說這店的廚子是前朝的禦廚,吃著禦廚做的菜,大家不僅僅享受的是美食,還有那帝王般的待遇。

話說關於這間酒肆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估計是店老板掙錢了,看到店鋪有些老舊,於是就翻新了一次,雕龍畫鳳,異常豪華,裏麵的桌椅板凳也換上了豪華的梨木,然而讓店主人沒想到的是上門吃飯的人突然就沒有了,門可羅雀,店主人可謂是賠的底朝天。

店老板很奇怪,菜還是那些最新鮮的菜,廚子也還是那人,價格也還是以前的價格,怎麼就沒人上門吃飯了呢,難道這大明帝國的官員突然都改吃素了,吃素自己店裏也有啊,店老板著急難耐,後來托人百般打探,終於得到了原因,很簡單,你家的酒肆太豪華了,大明帝國的官員都清官,都是隻領著朝廷微薄俸祿的好官,他們怎麼可能有銀兩去那麼豪華的酒肆聚會飲酒,談古論今,大明帝國的官員是最要臉的,不喜與那些銅臭之物為伍,不喜與酒醉金迷驕奢淫逸的頹敗生活沾親帶故,大明帝國的官員都是好官,都是為民做主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大清官。為人民服務的好官,去豪華酒肆飲酒作樂,那是不存在的。

店老板也是明白人,自然懂得其中意思,無非就是做了小姐還要立牌坊,大明帝國的官員要臉,還要名聲與享受。店老板也是一位有魄力的人,二話不說就把店鋪砸了,又重新裝修,這一次店老板聽取了眾多食客的建議,酒肆的外麵很是普通,普通的就跟王不死的長相一樣,但是內部的裝潢不能太過簡單,既要豪華,但又不能讓人感覺到裝修太貴,低調奢華還要有內涵。大明帝國的官員與文人都喜歡這個調。

很快酒肆就再次開門營業,人們發現酒肆的外觀可謂是醜不堪言,歪歪扭扭的酒肆倆字,一看就不是出自大家之手,估計是剛剛啟蒙的兒童戲作。楊樹木的店門有的地方已經破損,可以伸進一根手指。可是讓大家奇怪的是,就是如此之慘景的酒肆,吃飯的人反而多了起來,直到大家在裏麵享受過幾次之後,才真正體會到酒肆的內涵。裏麵的擺設都很普通,但都是前朝以前的物件,隨便一件也都要幾萬兩,字帖書畫許多也都是請的高人臨摹的,與真跡無異,就連一個小小的盆栽,說句不怕嚇死你的話,價格夠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輩子的,而且還是全年無休。

內部的一間間小雅閣,裝修亦是如此,低調中帶著內涵與奢華之感。

就像是二十一世紀的高檔會所,無非就是少了陪酒的姑娘,還有就是門匾破了一些。基本的服務內容也還是一樣的。

在一間雅閣,牆上掛著一幅黃公望的《水閣清幽圖》,此圖寫深山隱居之景,遠處峰巒跌宕,林木虛濛,近處溪水繞過山房,蜿蜒前行,溪水邊雜木叢生,野趣盎然。作者在構圖及用筆上,旨在描繪淡然、清幽的意境。 黃公望以草籀筆法,蒼茫簡遠,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當然了這是贗品,還有許多大家的孤品字畫,毋庸置疑,自然也是贗品,都是一些能人巧士臨摹的。但是從筆法上,構圖上,臨摹之人那也是一位大家。

靠近牆壁的兩側還有幾束盆栽,在這樣的季節綠色植物還能生存,可見店家還是下了大功夫的。

“我倆王炸你,一個小三,我沒了”。

“老郝,你應該說清楚一點,應該是下麵沒了”,

“少點人身攻擊,趕緊掏錢,老不死,把上把的一起給了”。

沒錯,雅閣內坐著三人,郝連德,老不死,以及把畢生青春都獻給乞討事業的資深乞丐富甲一方。

三人圍在一桌子前,沒有酒肉,隻有一壺三杯,中間丟了一堆撲克。

酒肆畢竟是搞服務行業的,顧客的要求就是他們的追求,因此酒肆裏不僅僅賣酒,茶水也是提供的。

“此間酒肆坐北朝南,門在青龍位上,財位在正南,死太監,咱倆換換位置”。一位白發蒼蒼,但是精神矍鑠的老人,掐指一算,侃侃道。

不用懷疑這位老人正是富甲一方,全天下敢直接稱呼郝連德死太監的整個大明帝國不出超過三位,很榮幸,富甲一方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