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朝堂分為兩派,一派就是以四大國公為首的功勳派,他們是最早跟隨朱熹洛打江山的人,也是看著朱熹洛從一個乞丐無一兵一卒成長為義軍統領,最後成功的推翻逆順昏庸朝堂,建立大明帝國,可以說朱熹洛能夠成功的走向輝煌離不開四大國公的扶持與幫助,四位國公可謂是又出人又出財,自家子侄為了朱熹洛也是犧牲不少,例如英國公與錢國公的兒子就是犧牲在戰場。而剛剛登上寶座的朱熹洛,外有強擄,民心不穩,還需要四大國公掌控軍隊穩定政權,因此分蛋糕時四人為首的功勳派也是最多的。他們多以武官為主。
而另一派自然就是投降派以及逆順腐儒,有的是逆順的官員,有的是逆順時期的讀書人,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靠一幫武臣朱熹洛也沒法治理天下,大明帝國建立幾年,雖然周邊還有許多不服氣的國家,他們整日的挑釁我大明帝國,總想著從我們這裏得到好處,但大規模的戰役卻是不可能再發生,朱熹洛也慢慢的把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四位國公的作用也越來越小,武人的地位可想而知,戰爭中的寵兒,和平時的棄兒,有官職的武人還好一些,因為對大明帝國有功,初年也分了一些田地,省點也能維持溫飽,而那些普通士卒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田地他們是沒有的,而自己應得的工錢也是被朱熹洛長時間拖欠,他們的生活可想而知,最可憐的是那些傷殘軍士,他們一無所有,活活餓死的人也不再少數。
有陰有陽,有正有反,有善良也有邪惡,讀過書的腐儒們他們是看不起武人的,一群丘八能有什麼本事,無非是運氣好殺了幾個人立了一點戰功而已,僅此而已,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讀書人才是治理國家的人,他們才是代表大明帝國的話語代表,為什麼武人的蛋糕分的蛋糕最大,天下應該時候文人的。
而武人同樣看不上文官,讀了幾本書就代表著聖賢,口口聲聲的仁義禮智信,背後卻做著男盜女娼的事,一群偽君子。
吏部尚書李玉堂可謂是天下讀書人的代表,衣不解帶照顧病重的兄嫂,他的孝心早已經傳遍大明帝國的各個角落,他治理國家主張是“仁政”和“德治”,用寬容的心對待自己的子民,一味的懷柔,對外也主張“禮”,以理服人,凡事講道理,君子動口不動手,能用嘴巴解決的問題絕不用武力,窮兵黷武是對那些喜歡戰爭人士的評價,當其他人欺負我們時,我們要抗議,我們要談判,我們要給他們講道理,打仗,武力壓製不是君子所為,以天道化人道,以民本化民主,以禮樂化刑政,以君子化公民,才能實現創造性的轉化。總之喜歡暴力的人就是壞人,因此對於靠著打戰與殺人而獲得高位的四大國公成了他的眼中釘,時時刻刻處處都看不慣他們的所作所為,當你討厭一個人時就連呼吸都一種犯罪,吧唧嘴都是吃了屎在回味,因此以李玉堂為首的文官與四大國公不共戴天,反對他們,反對他們的任何行為與舉措,而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朱熹洛也放任他們狗咬狗。
謝向榮是李玉堂的人,自己能夠成為鬆江知府也多是李玉堂的功勞,吃水不忘挖井人,謝向榮一直惦記著這份恩情,李玉堂與四大國公不和這是天下共治,因此謝向榮決定把握住這次機會,說不定自己就是攪動大明帝國朝堂之人。
“鎮國公,莫非就是張王錢宋四大國公之一的鎮國公”。龜田十八太郎滿臉的驚訝,大明帝國不是很大嘛,為什麼自己來到大明帝國沒幾天就遇到了,而且還發生了不愉快,難道真的像算命先生說的那樣,自己天生命賤,祖墳埋在了死塊位,在大明帝國也會百事不順。
“對,沒錯”,謝向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