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老丈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存在,為什麼要打斷。馬上就要進入正題,王不死的回答應該是“靜蕙姐是個很好的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對自己的幫助都挺多的”。
而下麵的話自然是張夫人問,王不死回答,家庭啊,工作啊,以及以後的發展啊,這不是丈母娘選女婿嘛。那些曾經讓你痛苦至極的事情,總有一天會有微笑報答。我一直在曠野中舉著火把,等待著另一束火把 相遇,而張夫人就是那點火 的人啊,王不死很想叫住張奶奶,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您不知道啊,例如自己的生辰八字與您那倆孫女屬於天造地設人間再難尋找的一對人啊。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愛情之路,山高水長,任重而道遠啊。
送走了丈母娘,留下的老丈人同樣也要伺候好。
又是撲通一聲,王不死哧溜一滑,跪倒在地,“孫子給爺爺拜個早年,祝福,,”
“打住,打住,”張驢子一腳踹過去,“不作死就不會死,老子我現在依然能夠享受榮華富貴,就是老子知道低調”。
額,好吧,在例會時沒有打死人就算低調。
“爺爺你老當益壯,膘肥體健,四蹄堅韌有力”,王不死換了個詞。
“膘肥體健,四蹄堅韌有力,好像有人用這話誇獎過我的馬,你小子不會是在罵我吧”。
看到王不死這張臉,張驢子感覺這小子有嫌疑。
“額,難道穿越的事
情如此常見嘛,中學課本上的內容已經在大明帝國提前麵世了”就怕人知道,王不死急忙解釋,“爺爺,你瞧你說的,沒有你的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哪有孫子們的幸福生活,罵你,這是不存在的”。
沒文化的弊端在張驢子身上暴露無疑,不再糾結這些晦澀難懂的詞句,糖衣炮彈也打垮不了他的,張驢子開口道“馬上就要過年了”。
“曉得,曉得,”過年那就是有人送禮,有人收禮的大節日,王不死秒懂,好在王不死有帶著大額銀票上街的習慣,不然,今天一定會受到不太友好的待遇。
一遝子銀票送到張驢子麵前,“馬上就要過年了,孫子的一點點心意不成敬意’。
“哈哈,你小子有前途,不像你那摳搜的爺爺,老子隻是借他家的狗吃了頓火鍋,就跟我生了兩天的氣”。
打狗還要看主人,你直接要燉人家的狗,好吧,隻生氣兩天,自己那便宜爺爺真大度。
開心的打開銀票,很快張驢子的笑容就有些收斂,“王不死,你個孫子,老子原以為你說一點點心意那是謙虛,沒想到你還是很誠實,六千六百六十六兩,你給當朝國公包紅包就這點銀子,你是真不把國公放在眼裏啊”。
送禮你送牛奶,做先生的缺你這點牛奶。張驢子生氣是應該的。
“臥槽,六千多兩還嫌少,現在的官員收紅包的標準這麼高嘛”!王不死急忙解
釋,\"爺爺這話從何說起啊,小子對你的尊敬是從上到下,由裏到外,以及行動表示的\"。
“你的表示就是這六千六百六十六”
“是啊,六六大順,一帆風順”
後世的人總是講究個吉利數字,六六六,八八八,屬於最常用的。王不死表示沒毛病。
“老子還覺得六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更加的吉利”。
“額,這打算就一錘子買賣啊,交易不應該是這樣的,這樣會談崩的,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你知道李玉堂那老匹夫收禮的標準是多少嗎”張驢子反問,
王不死搖頭,自己這個官場新人,對於送禮這門學問還一無所知。
隨著社會的進步,百姓的見識與日俱增,送禮這門技術也是飛速發展,並學無止境,同其所好,送房送車送股份,隻要是有經濟價值的都是可以當做禮物送人的。當然了送禮是一門極其深奧的學問,非讀十年以上知識不能領會。王不死這種被大明帝國文化思潮拋棄的人,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滿臉的求知欲,“張爺爺,讀書人那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會收禮”?
“你小子腦袋被驢踢了,他們讀書不就是為了銀子嘛,李玉堂那老匹夫會不收禮”看到下一代如此的腦袋,張驢子感慨,大明帝國的未來堪憂啊。
我在園中種了五千朵玫瑰的院子裏看書,別人都問我可不可以摘一朵玫瑰,而隻有你問我在看什麼。
老李過大
壽,李家大宅門外站滿了提著大包小包的訪客,別人都是古玩玉器,珍寶字畫,萬兩黃金,而隻有你提著兩個壽桃,畫麵很違和啊。
“還請張爺爺賜教”。未來打算在大明帝國官場一直走下去,王不死也希望在老一輩大明帝國官員身上學到有用的知識。
上輩子沒有機會踏入官場,一輩子都在打工的路上,因此對於送禮這麼行為藝術,王不死是門外漢,還停留在上信封裏包紅票的粗陋做法。
“老子給你說,收禮最狠的就屬那些臭不要臉的文官,逢年過節收禮也就算了,最讓人家生氣的是每個月初一十五都是他們不成文的收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