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至於擦不幹淨的問題,除了人為的願意,那主要就是廁紙的質量,這事情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畢竟,擦不幹淨害人害己,患痔瘡,還容易傳染。
說實在的王不死活了兩輩子還不知道《勸農賦》是個什麼東西。禍之福所依,也正是老段養成了帶廁紙的習慣王不死才有此機會,當然對王不死能夠有幸看到這篇文章最大的功績應該是老段喜歡用公家的廁紙,不花自己的銀子,公共場所的廁紙供不應求那是有原因的。
“老段,來,念念,聽聽”。
把廁紙丟個了王不死,老段開口“笑話哥哥不是,如果哥哥識字的話,還能討不到媳婦”。
好吧,文化人是不可能沒有媳婦了,特別是鬆江府的讀書人,超脫凡人的地位讓他們可以如買東西的食客,隨便挑,隨便撿,有時候還不用付錢。
“段大哥,謙虛了吧,不識字還知道這是《勸農賦》”!王不死懷疑,錦衣衛可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各方麵的人才很是齊備,有文化的校尉也應該會有兩三個,自己,郝連德,還有那《勸農賦》當廁紙的老段。
“這不是秋收的時候,哥哥我運氣不好,攤上了爛活,與知府衙役一起下鄉宣傳《勸農賦》,聽得多了,自然也就識的《勸農賦》這三字”。
“原來如此,短短幾日哥哥就識的這三個字也是可造之材,如果哥哥棄武從文,也就沒有鬆江府
私塾塾長黎白什麼事情了”,王不死眼神看著不遠處,目標正是與身邊的人推杯換盞的黎白,自己娶媳婦的進程如此緩慢,黎白的責任至少占八成,剩下的兩成是李玉堂,對於阻止自己進步的人,王不死一項記仇,如果不是最近有點忙,龍虎山自己必定要走一遭,屍位素餐之人還是早早投胎去的好。
“哈哈,哥哥我有自知之明,三個月認識三字,我大明帝國漢子有十萬之重,豈不是哥哥死了都學不全,還是算了,錦衣衛也挺好的,累不到也閑不著,很適合養老”。
“在錦衣衛養老,好吧,一個單身漢做到此種程度已經可以了”,對於老段躺平的方式王不死很是讚同。起碼人家還幹工作。
打開《勸農賦》王不死念道,“聖君惟撫養元元之道,足用為先。君自臨禦以來,無刻厪念民依。重農務本。但我大明帝國休養生息,十年來,戶口日繁,而田土止有此數,非率天下農民,竭力耕耘,兼收倍獲,欲家室盈寧,必不可得。周官所載巡稼之官,不一而足,又有保介田,畯日在田間,皆為課農設也。今課農雖無專官,然自督撫以下,孰不兼此任。其各督率有司,悉心相勸,並不時谘訪疾苦者,有絲毫妨於農業者,必為除去。仍於每鄉中擇一二老農之勤勞作苦者,優其獎賞,以示鼓勵。如此則農民之勤者勸,而惰者可化為勤矣。
再舍傍田畔,以及荒山曠野不可耕種之處,量度土宜種植樹木。桑柘可以飼蠶,棗、栗可以佐食,柏、桐可以資用,即榛楛雜木亦足以供炊爨。其令有司督率指畫,課令種植,仍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奸徒之盜竊,亦為民利不小。至孳養牲畜,如北方之羊,南方之彘,牧養如法,乳字以時,於生計鹹有裨益。總之,小民至愚,經營衣食,非不迫切,而於目前自然之利,反多忽略。所賴親民之官,委曲周詳,多方勸導,庶使踴躍爭先,人力無遺,而地利始盡,不惟民生可厚,風俗亦可還淳。爾督撫等官,各體朕惓惓愛民之意,實心奉行。倘視為具文,苟且塗飾,或反以擾民,則尤其不可也。”。
幾位大字不識幾個的錦衣衛,聽著王不死的誦讀,聽得也是津津有味,精彩的地方還會認同的點點頭,並且對知府大人讚賞有加,“不愧是我大明帝國第一位狀元,寫出的文章更是精彩絕倫”。
念畢,王不死沉思了三秒,然後看向眾人,“寫的真好,之乎者也一堆,不過,你們聽懂了嗎”?
“額,為什麼要聽懂”?吳作為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