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議事(1 / 2)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聽到外麵傳來的聲音,身體緊繃的朱熹洛突然整個兒人放鬆下來。唐有哥舒翰,朕之大明帝國也要哥舒翰,哥舒翰可以破吐蕃,保大唐疆土,為什麼張驢子不行。

外麵的來人自然是張驢子,作為曾經的武臣,雖然人已經老邁,但對於軍事張驢子也很是留心,在得到沿海六個衛所被襲擊之後,張驢子與錢宋就連夜趕到了京城,與定國公宋錢商議此事,而正在他們商議如何應對之事,負責傳旨的錦衣衛就到了定國公府上。於是三人就一起來了。

“老臣拜見聖上”三位國公齊齊彎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看到曾經的袍澤戰友,朱熹洛又想到了當年自己劍指之處,敵人無不潰逃的場景,雖然他們現在老了,但朱熹洛相信,他們依然是大明帝國的定海神針。

“愛卿快快請起,來人,給三位國公看座”。

三位國公已經到了,而就住在自己皇宮隔壁的吏部尚書李玉堂還沒見蹤影,朱熹洛對文官不作為的行為更加的怨怒。

“謝聖上”,三位國公謝過,坐下,’性子比較急的張驢子首先問道“聖上,倭寇襲擾我沿海衛所,不知道衛所

傷亡幾何,百姓損失如何”?

朱熹洛壓壓手,“英國公莫要著急,朕也不知,等眾位大臣到了之後咱們在聽錦衣衛詳細說明”在郝連德那裏得到的消息是倭寇襲擾沿海衛所,隻是狀況如何,損失如何,兩日已過,倭寇是否退走朱熹洛都不得而知,也無法回答張驢子的問題。

畢竟張驢子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搞城建,張驢子得到的消息也僅僅是襲擾沿海衛所,其他的一無所知,也不能比聖上知道的多。

至於兵部尚書定國公宋錢,好吧,一心想著造娃繼承家產的,軍事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放任的態度,當然了,這也是朱熹洛願意看到的。

得不到具體內容,張驢子幾人也隻能幹等,好在最近朱熹洛有銀子了,也不至於苛待了大明帝國的有功之臣,禦書房的溫度燒的很高。不然,在冰冷的地方等人,不是愛的可以替對方去死的感情,也是等不住的。

如果禦書房中掛著鍾表,估計在座四人等到會更加的著急,就在原本漆黑的夜有了一絲光明之後,一個個官員們才陸陸續續的出現,很明顯對於朱熹洛這麼早把他們叫醒的行為很是氣憤,如果不是君臣的禮儀作祟,他們一定會指著朱熹洛的鼻子罵娘,“黑心老板,占用員工的休息時間,祝福你生孩子沒有窟窿眼”。

看著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官員,再看看已經等待了很久的三位國公,朱熹洛突

然感覺這麼多的愛自己錯付了,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大錯特錯。

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動動嘴就可以享受到一切,而有的人甚至是付出生命卻連活下去的幾乎都沒有。一個個體態豐腴,紅光滿麵的官員們,享受著這個時代所有的美好,然而讓他們早起一會都是一種喪盡天良壓榨勞動者的行為,朱熹洛的心情很不好,付出了真心,沒有想要的收獲。

大人物總是最後一出場,作為大明帝國除了郝連德這個太監之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吏部尚書李玉堂在太陽完全升起時才徐徐走進,對於加班之事,老李一直很排斥,自己已經這麼大的歲數了,加班就是在透支生命,自己這麼大的官,還這麼有錢,不活兩百歲都是一種浪費,然而,李玉堂是個聰明的人兒,否則也不會僅僅依靠孝道的名望做到吏部尚書這個位置上,他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懂得自己的一切都是誰贈與的,接到錦衣衛的傳召李玉堂也是急忙起來準備,隻是,好吧,多年養成的習慣讓他不能去的太早,不能比所有的官員去的還早,於是李玉堂特地在家裏喝了一杯茶,撒了一泡永長的尿這才緩步走來,明知距離當今聖上相召的時間已經過去多時,但吏部天官李玉堂隻能保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姿態,快走一步都是失禮的行為。

然而在看到禦膳

房裏早已經是人滿為患,就連住在鬆江府的張驢子與錢宋都已經到了,李玉堂感覺不太好了,再看到台上高座的朱熹洛不太愉快的臉色,李玉堂的心突然咯噔了一下,貌似自己裝逼過火了,倒數第一已經進步了,原本倒數第二的自己成了倒數第一,老大好像有點生氣了。

君臣之怒,伏屍百萬,在這個君權大於天的時代,皇帝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李玉堂如此行為徹底的惹怒了朱熹洛,原本就不太好的臉色,現在是更加的難看,看著李玉堂,很有可能下一刻就是,“你個死老頭,老子相召你還敢遲到,你大爺的想睡覺不是,來人把李老頭埋了,讓他睡個夠,餘生不用醒來”。

要不,先人們總是說多讀書沒有壞處,關鍵時候可以保命,察言觀色是每個官員的必備技能,早就感覺到禦書房的空氣有點緊張,而且當今聖上的臉色就跟老婆給姐夫跑了的表情似的,李玉堂就知道定有大事發生,而且當今聖上對於自己晚來的行為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