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梅良心受傷(1 / 2)

李玉堂是誰,可以說李玉堂是天下官員的衣食父母,雖未親生,勝似親生,小到小小的鄉村裏正,大到六部尚書,李玉堂都有任命權和建議權。換句話說,一切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都是李玉堂的服務對象,隻要是想進步,想要為大明帝國拋頭顱灑熱血,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有誌之士,他們的未來就掌握在李玉堂手中,可以說李玉堂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人是英雄還是狗熊,是有才還是無才,如此重要的崗位,自然就是大家口中俗稱的油水崗位,大明帝國的迪拜。因此李玉堂可謂是大明帝國府隱形富豪,一年的收入決定不會低於大明帝國朝廷一年的稅收甚至是更多,僅僅是幾十萬兩的罰銀,雖然會讓李玉堂心疼一陣,但絕對不會傷筋動骨,畢竟這屬於李家的財富屬於細水長流單位,幾乎每天李玉堂都會有灰色收入。

而反觀張鬆鶴與劉文正,因為大明帝國日落西山,因此每年前來進貢的番邦蠻夷也少了不少,這對於禮部尚書張鬆鶴的影響很大,各種接待費用少了,進貢的物品少了,自然可以上下其手的環節也就少了,而且隨著西方進步思想的侵入,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讀書人隱隱約約有相信科學反對迷信的勢頭,這也導致了大明帝國朝廷組織的祭祀活動又減少了不少,種種因素加在一起,這就導致張鬆鶴的財富情況與李玉堂

不是一個級別的,這也是為什麼張鬆鶴第一眼見到龜田十八太郎就大膽以及大量索賄的主要原因,當然了,張鬆鶴的行為屬於殺雞取卵,基本上被勒索過的番邦使節都不願意來第二次。

再說劉文正,雖然劉文正的崗位也算是油水衙門,但畢竟有人報案,劉文正才能捯飭冤假錯案,而且這也是腦力活,劉文正也需要大量的核桃補腦,與鬆江府監牢李做作一般,因為刑部大牢的高消費,導致了很多作奸犯科的人改邪歸正,因此劉文正的收入也有所影響。

兩個人的收入加起來都不見的與李玉堂半年的收入相等,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奸臣開會,組織聚餐的都是李玉堂。

李玉堂舍得用銀子換取自己的名聲,而劉文正與張鬆鶴也想,但是與掏銀子相比,他們寧願不要名聲,如果有人出得起足夠的價碼,就算讓二位二品尚書直播吃翔,有一秒的猶豫都是對銀子的不尊重。

聽到朱熹洛的問話。兩人的反應很是相同,急忙抱拳告罪回答,“老臣知罪,回去後就開始寫檢討書,五萬字一個字都不會少,”

朱熹洛搖搖頭,有點失望,“兩位愛卿,可是思量清楚了,名聲毀了,也就再也無法挽回了”。

人類最大的武器是什麼?是豁出去的決心。臉,能當飯吃嘛,切,如果要臉誰還會做官。

兩位尚書斬釘截鐵,“訓誡要立正,犯了錯要受罰,微臣甘

願犧牲自己的名聲,捍衛大明帝國律法的尊嚴”。

窮人總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卻是大大方方的小氣。

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朱熹洛有點失望,畢竟朱熹洛覺得罰銀才是對大明帝國律法最最有效的捍衛。

想要打老虎,最後隻打到兩條狗,錢宋同樣有點失望。

讓李玉堂在天下人麵前丟醜,從而打擊文官在朝堂上府勢力,這是錢宋一直在做的,然而麵對如此貪財的當今聖上,錢宋也是無可奈何。

夢想家隻能在月光下找到出路,而他的第一個懲罰卻是無星無月的夜。

作為彈劾三位尚書的功臣梅良心對這樣的處理結果還是很滿意的,畢竟彈劾不是目的,讓三位尚書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這才是目的,痛了才會記住,梅良心覺得自己的良苦用心終將不會白費。

破了財消了災,三位尚書站回班中。

“聖上,”一位官員舉起了手,

三位尚書轉頭看去,一看還是禦史,人整個兒感覺不是很好了,李玉堂捂住了胸口,張鬆鶴與劉文正捂住了衣袖。

畢竟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物,天上的神仙那也是會給一絲薄麵的,不可能倒黴的事情全落在他們頭上。

隻聽那位禦史說道“聖上,微臣的彈劾”!

“額,啊,愛卿要彈劾誰”,朱熹洛捂腦袋,今日的朝會是幹什麼來著,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什麼個意思。

“彈劾有先後,梅禦史彈劾三位尚書之事已經

了了,微臣的是不是可可以處理了”。

好吧,這位就是剛剛彈劾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宋建堂的那位禦史。

梅禦史今日可謂是風光無限,先是彈劾了兵部尚書,緊接著就是三位尚書,六位尚書人家一上午就彈劾了四位,而且四位尚書都受到懲處,這更加堅定了梅禦史彈劾領域扛把子的地位,沒有進取心的禦史不是好禦史,一年不彈劾百位大臣的禦史不是稱職的禦史,這位禦史也想在都察院內部的優秀禦史評選中獲得提名,因此這次難得的彈劾機會他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