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二牛的高光時刻(1 / 2)

一座豪宅中,一位年約五十左右的老者端坐在一張太師椅上,身穿富麗長衫,十根手指上戴著各式各樣的戒指,鵝蛋大的也有三兩顆,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懂行的人一定會發現,這屋裏麵有古人的書法字畫,也有西周時期的青銅擺件,還有散發著陣陣香味的龍涎香,每一件何止千金,然最值錢的卻是擺在博古架上的一排兵器。準確點說是一把劍。

劍乃是兵器中的王者,我國製造劍的曆史悠久,它也是身份的一種象征,一些王侯將相,文人雅士都有帶佩劍的習慣,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越王勾踐劍,還有網文中出現頻率極高的魚腸幹將莫邪,還有大家比較陌生的湛盧劍,當然了這些名劍不出意外應該至今埋在地下,正等著有誌之士並且不怕死的英雄人物帶著洛陽鏟等先進器具取出來,讓它們重見天日,而博古架上的這把劍不是上麵的任一把,而是櫑具劍。

《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應劭曰:櫑具,木櫑首之劍,櫑落壯大也。”注引晉灼:“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

櫑具劍的材質是生鐵,製造工藝極其複雜,需要不計其數的反複打磨,往往一把櫑具劍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櫑具劍始於漢代,幾千年來隻流傳下來一柄,遺憾的是在辮子朝被英國侵略者搶走,劍身全場八十五裏麵,雖然經過千年的風雨,山櫑具劍的保存極為完整,裝具、鞘柄和髹漆幾乎原整無缺,劍鞘、柄均為竹製。首、鐔、櫑、櫑碩大誇張,雕工精美,紋飾傳神。極其難得的這四件精美的裝具完全為木雕,九十年代的估價就不低於十億。啥時候大英博物館上插上五星紅旗,裏麵的東西一定一個不拉的帶回來。

雖然不是收藏的黃金時代,櫑具劍的價格也有浮動,但目前的價格應該可以抵得上大明帝國一年的GDP。僅僅一件藏品足可見豪宅主人的豪富。單單是有錢都不能美滿的表述。雖然大明帝國的貧困率高達九成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要靠天吃飯,但總有些聰明的人趕上時代的列車成為巨富,成為人上人,也許這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勤勞致富的人不應該受到妒忌。

有錢人的生活主講營養,維生素ABC的補充不能落後,桌上擺滿了與季節不相符的水果,大膽猜測這果盤裏的水果價格就可以打敗大明帝國大部分的人,很多人辛苦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夠買得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任何時代都不能斷絕。

老者沒有碰那些水果,而是端起一隻琉璃瓶仔細查看,有時候把琉璃瓶高舉對著陽光觀察琉璃瓶的質地,有時候輕輕敲擊桌沿聽那脆響聲,口中不停念道“這光澤,這透光度,嘖嘖,乃是上品琉璃啊,用來裝所謂的飲品,牛鼎烹雞,著實有些浪費了”。

老者拔開瓶塞,輕輕抿了抿,“真甜”!然後放在一旁的瓷碗中,瓷碗中冒著熱氣,如果仔細看這隻琉璃瓶子上還有一行字跡--冰糖雪梨。沒錯,正是王不死與鎮國公錢宋合作的飲料作坊的試產品,因為是第一次試產,因此第一批的冰糖雪梨生產的不多,除了送給朱悟螚之流的一批,剩餘的冰糖雪梨王不死都送個了各地的代理商,而這位老者能夠擁有第一批冰糖雪梨,成為試喝者,由此可見老頭不是代理商,就是能力很大之人。

也許是因為年邁需要養生,無法適應冰糖雪梨的溫度,因此隻好用熱水溫一會方可入口。

待冰糖雪梨有了溫度,老者緩緩端起了,然後喝了一小口,仔細品味反吞入肚中,估計是怕一次嚐盡,老者沒有繼續飲用,而是拿起一旁的茶壺,朝裏麵放了一把茶葉,接著在一個瓷碗中挖出一勺子白色結晶物,放進了茶壺中,滾燙的熱水。緊接著就給自己滿了一杯。

自打王不死的白糖問世,幾千年的飲茶習慣也有所改變,本著萬物都可盤的觀念,一些有條件的人也都會在自己的茶水中放一些白糖提味,哪怕是一些喝不起茶葉的普通百姓,白開水中也會放一些白糖,不僅僅解渴,還能解餓。

幾千年的茶文化不應該如此簡單,燙壺,置茶,溫杯,高衝,低泡,分茶,敬茶,聞香,品茶,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感,然像老者如此粗魯的飲茶習慣也隻應該存在於路邊的茶水攤子,一把茶渣外加容易患結石的井水。一文錢可以喝到飽。

當然了一旦一個人有了錢也就有了地位,野豬吃不了細康人們也隻會認為他沒忘本,是在憶苦思甜,通假字的由來有必要了解一番。老者如此親民的飲茶習慣也不顯得突兀。

老者咂咂嘴,然後咽下,就在此時一位下人模樣的人走了進來。

老者放下茶盞,眼皮抬了抬,“事情都辦好了”。

“回老爺的話,都辦好了”下人上前拎出茶壺為老者倒滿茶水,然後身體後退,“都是一些不要命的英雄好漢,”

人間處處皆學問,下人的如此操作就可以讓有進步想法的某些單位人員寫出五千字的觀後感。

下人恭恭敬敬的回答“回老爺的話,都是可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