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崇禎妥協(2 / 2)

張彝憲可就是春風滿麵了,這小子在崇禎皇帝剛出坤寧宮的時候,就直接告密了,這還了得,這些大臣居然敢打朕銀子的主意,如果不是皇後勸阻崇禎,崇禎差點就親自赤膊上陣了。

最後崇禎采納了周皇後的規勸,並讓張彝憲去永定門傳旨,這有了聖旨的張彝憲立即就往永定門幹,結果遇到了在午門喝小酒的高起潛,兩人把這事一說,自然就明白了,高起潛能不痛恨周延儒這個首鋪嗎?他一定是主謀。

“奉天承運……著楊愛卿即刻於午門獻俘,抄沒之銀兩也堆放於午門……”

這是崇禎皇帝對這些文臣讓步了,先把這國家重要的獻俘闕下給辦了,至於這銀子就堆放在午門好了,然後大家商量著怎麼分,總可以吧!

看來崇禎想吃獨食是不可能了,大明這些文臣還真是不怕死,什麼事情都敢和皇上對著幹,其實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就看怎麼把握其中的分寸了。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和皇權抗爭,那無疑是難能可貴的忠貞之臣,如果為了某個人或者某個小集團的私利,那性質可就不同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彝憲宣讀完聖旨,就笑盈盈地把聖旨放到楊廷鑒手中:

“楊大人,快帶著俘虜隨我去午門吧!”

“多謝張公公……出發……”

……

午門獻俘禮,要在俘虜脖子栓上白色繩子,先祭廟、社,就是祭太廟和社稷。在獻俘禮上,午門正樓正中設禦座,簷下張黃蓋,鹵簿設於午門城樓下,兩邊排列,直到端門。

在午門前,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隆重嚴肅,分班侍立。皇帝穿龍袍袞服,乘輿出內宮。起駕時,午門鳴鍾;到太和門時,鳴金鼓、奏鐃歌。皇帝到午門前,沿著馬道,禦樓升座。在午門樓下,兵部官員率領將校,引戰俘下跪。

兵部尚書報告:獻俘!鼓樂大作,禮炮轟鳴。諸官肅立,慶賀勝利。典禮官道:行禮!於是把俘虜牽過來,讓他跪伏在地。

濟農和五千多已經加入錦衣衛的蒙古人全部被帶到了午門前,然後全部跪在地上。

楊廷鑒來到午門前,大聲地對著午門上地崇禎大聲地啟稟道:

“奉旨平定入寇劫掠之蒙古韃子,所獲俘囚敵酋濟農,謹獻闕下,請旨。”

接著刑部尚書接著跪奏道:

“濟農屢入寇劫掠,殺我百姓,奪我牲畜,罪不可赦,合赴市曹行刑,請旨。”

這可是崇禎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獻俘闕下,這可是赫赫武功,他不激動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崇禎對楊廷鑒那簡直是愛死了,這楊廷鑒真心不錯,不光文采斐然,而且還武功蓋世。

在禦座上的崇禎激動地站起來,也大聲地對著午門下跪著的楊廷鑒大聲地喊道:

“拿去……”

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重複高喊:“拿去”,再左右四人高喊:“拿去!”這樣,一增為二,二增為四,四增為八,八增為十六,最後大漢將軍等三百六十人齊聲高喊:“拿去!”聲音之大,如轟雷矣。

大明終於是在無意間大勝了一場,戰場勝利讓所有人所料不及,也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

【求兄弟們收藏,另外,本書是曆史架空小說,落葉隻能保證大概合理,借以緬懷華夏沉淪屈辱的三百多年,各種考據黨兄弟,高抬貴腳啊!別一下把落葉給踩死了,落葉拜謝了,群2089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