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商人一邊吃飯一邊交談著:
“你們知道嗎?山上的晉商和徽商兩家又搞起來了。”
“此話怎麼講?”
“兄台。你這可就寡陋寡聞了啊!晉商想在揚州落籍,而徽商卻是竭力反對,前任知府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怪了,這晉商在從大明開國起,就在揚州城經營了。這幾百年下來,也是算是地地道道的揚州人了吧!晉商把戶籍落在揚州也是情理之中的啊!”
“兄弟,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晉商想落籍揚州,是想讓自己的子弟可以在官學裏麵讀書,同時科舉考試也要在揚州考了,你想想揚州本來是人文薈萃的地方,科舉的名額向來萬分緊張,這晉商想搶占徽商的科舉名額,徽商怎麼可能讓晉商如願。”
“原來是這樣,可現在揚州知府出缺,也不知道這兩家又會搞出什麼幺蛾子了來。”
“不外乎是比兩家錢多吧!或者是看哪家的背景更深厚。”
楊廷鑒一邊吃飯,一邊聽他們交談,這晉商和徽商的戶籍之爭,說來話就長了。
明太祖朱元璋率義軍推翻元朝後,敗走漠北的蒙古殘餘勢力仍對中原虎視眈眈,伺機反撲,西北一帶少數民族離心傾向也不斷增長。新興的明帝國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財政收入花在西北邊防建設上,沿長城設九個邊鎮以拱衛關中,保護京師,其中固原、寧夏、延綏、甘肅四鎮便在陝西境內。
後又設“三邊總督”駐節固原(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西安、蘭州、銀川三角地帶中心),統率軍隊20餘萬,戰馬10餘萬匹,負責東起延綏皇甫川(陝西榆林以北)、西至嘉峪關、西南至洮岷(今甘肅南部)綿延數千裏的邊防區。
但邊地苦寒,人煙稀少,數量龐大的邊防軍每年耗糧以萬千石計,需布數十萬匹,自內地調運費時費力,民多怨言,政府財政也不堪重負。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采納謀臣建議,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將實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鹽專賣製度網開一麵,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銷的許可證“鹽引”,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而且是當時質量最好、最能賺錢的淮鹽引。
朝廷“國退民進”,讓利於民,“淮鹽價貴,商多趨之”,邊防軍需難題一舉解決,而坐享地利的陝西商人,得益最多,自此冒起。原來陝西八百裏秦川,沃野千裏,自古為中國糧食主產區。
如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陝西官倉存糧近1100萬石(明代一石約為90多公斤),足夠支付駐防官軍俸糧三年,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全國260個府中,按稅糧多寡排名,西安府僅次於號稱糧倉的鬆江府(今上海市一帶),位列第四。如此看來,輸糧換引的“食鹽開中法”,等於是為陝西商人量身定做的傾斜政策了,一時間,關中產糧區的農民們掀起了進城經商、賣糧販鹽的熱潮。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