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夏夢琪出事了(1 / 2)

陝商不敵徽幫敗走揚州,原因是多方麵的。△↗頂頂點小說,早在明中葉葉淇變“開中法”為“折色法”時,起家於西北的陝商,便失去輸糧支邊換鹽引之地利,滿清入主中原後,北方邊患不再成為朝廷頭等大事,陝商賴以成名的客觀環境和經濟基礎已大不相同。

從陝商自身情況看,遷居揚州成為專業鹽商後,他們雖憑長期積累的財力一度壓製後起的徽商,可畢竟遠離故土,西北內陸與比鄰江南的淮揚,民風商俗差異太大,很難真正融入當地,而近水樓台的徽商卻不存在這個障礙。

陝商是“農民進城”,生性質樸,雖然發財後也有過在揚州奢侈享樂的記錄,但本色難改,徽商就曾諷刺他們說:“高底饢鞋踩爛泥,平頭袍子腳跟齊。衝人一身蔥椒氣,不待聞聲是老西。”

而徽商普遍受過教育,談吐不俗,風度儒雅,且手腕靈活、善於交際,尤其懂得花大力氣結識官員,攀附權貴,曾有“以布衣上交天子”的事跡傳為美談。鹽業本來就是“官商”色彩很濃的行業,鹽商時時要看朝廷的政策變化和各級鹽政官員的臉色行事,時間一長,徽商憑借與官方的良好關係,逐步蠶食陝商的固有優勢,最終把後者擠出揚州。

後人總結,明中葉至清初約200年間,山陝鹽商聯手在揚州對抗徽幫,結果是“徽進、陝退、晉轉”,經此一役,之後近200年的中國民間商業發展大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陝西鹽商受挫於徽幫,無奈退出揚州鹽業市場,卻並未從此消沉。

19世紀中葉,曾經勢同水火、後來各據一方的陝商與徽商。幾乎同時遭到兵災浩劫,自此走向衰落。

長達十四年的太平天國戰爭(1851年~1864年),主要在長三角一帶展開,太平軍與清軍反複拉鋸,戰況慘烈,徽幫中人命且不保。何談經商?他們紛紛拋棄產業,撤回徽州老家躲避戰亂,商業元氣難免大傷。

1867年,陝甘發生大規模回民起義,陝西商人最為集中的渭北各縣如三原、涇陽等,遭受重創,各家富室大戶,幾乎徹底被掃蕩。隨後,清廷派左宗棠等率百萬清兵入陝征剿十餘年。派糧征餉、捐資助剿,讓陝商數百年積累的巨量財富,旦夕之間,消耗殆盡。

加上顧念鄉土的在外陝商紛紛變賣產業,攜資回來重建家園,各地陝商經營業務停頓,輝煌數百年的一代雄商,竟然從此一蹶不振。以至於漸為世人所遺忘。

這就是晉商和徽商的最終結局。

等楊廷鑒把這一切根源想明白後,鄰座的幾個商人已經離去。隻要晉商和徽商有矛盾,楊廷鑒就好好利用一下。楊廷鑒這次可不打算直接用軍隊去搶鹽商,那無疑是土匪的行徑,搶劫八大漢奸可與搶劫鹽商有天壤之別。

對於鹽商,楊廷鑒有自己的方法,動用軍隊抄家的方法絕對不可取。這是原則的問題。楊廷鑒既然要發展資本主義,那麼“私有財產神聖不可能侵犯”就必須得到法律的認可,這可是資本主義的前提條件。

“恭喜發財,這幾天你們就不用跟著我了,全部到揚州城內去打探消息。本公子也有要事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