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騎兵,九千戰馬從揚州沿著官道滾滾向北。楊廷鑒前腳一離開揚州。一支信鴿就從揚州向北方飛去,這是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放出的。
他受命崇禎皇帝來調查夏夢琪的出生來曆。到現在沒有任何的消息和頭緒,好像夏夢琪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駱養性可不敢帶著人直接去抓捕夏夢琪,先不說跟著夏夢琪的那一百精銳侍衛,楊廷鑒現在的恐怖實力,也不是駱養性敢去招惹的對象。
……
三天之後,楊廷鑒帶著三千騎兵到達山海關,老督師孫承宗聽說楊廷鑒帶著援兵到了,親自前來迎接,當孫承宗得知楊廷鑒隻帶著三千騎兵來,就忍不住失望之極,這次圍困大淩河的清軍可有十三萬以上。
楊廷鑒也沒有這個老前輩鬥氣,他隻想用事實告訴老督師,建奴此時集中全國的絕大部分兵力在大淩河一線,國內必定極度空虛,為什麼不換一種救援方式呢!
圍魏救趙,這個計謀可謂是人盡皆知,到不是孫承宗不知道這個計謀,而是他不敢在把手中的虎賁鐵騎送到建奴的腹地去,那是送死啊!但楊廷鑒可不在是送死了。
幾天的勞碌奔波,讓楊廷鑒手下的將士都比較疲勞,在休息一晚後,楊廷鑒隨即帶著三千蒙古騎兵出發,軍情似火,片刻耽誤不得。祖大壽已經在大淩河堅守了四十天,按照曆史走向,祖大壽還有二十多天就會投降。
當天晚上楊廷鑒就和孫承宗仔細地討論了一下自己的戰術安排,孫承宗也知道楊廷鑒的恐怖戰力,原則上同意了楊廷鑒的救援方案。楊廷鑒唯一需要孫承宗配合的地方,就是需要錦州的吳三桂需要到六股河邊去建一座營寨。
孫承宗既然同意了楊廷鑒的方案,就立即給吳三桂下達了配合楊廷鑒行動的命令。
翌日:楊廷鑒縱馬奔出軍營,身後的披風發出獵獵的聲音,一杆烏黑的陌刀,斜著指天穹,氣勢如虹,聲若奔雷,九千戰馬嘶鳴著跟隨著楊廷鑒衝出山海關大營,地麵在馬蹄下劇烈地顫栗著。
山海關內的所有居民都被如雷的馬蹄聲驚醒,驚慌失措地爬起來,到處打聽出了什麼事,而就在楊廷鑒領著三千騎兵出關兩個時辰後,皇太極就收到了山海關細作的飛鴿傳書。
“三千騎兵出關,目標大淩河。”
皇太極看著這份情報簡直就不相信,自己這裏有滿清精銳騎兵十三萬,現在蒙古各部也派來了增援共十萬蒙古鐵騎。自己二十萬精銳騎兵,明軍就來三千騎兵,是來送死的嗎?還是來塞牙縫的。
這細作忘記說明來人是楊廷鑒了,不然皇太極也不會這樣輕視區區的三千騎兵啊!(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