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中國籃球的發展(1 / 2)

胡浩南能理解球迷的想法,他也希望馬龍有機會能成為中國男籃一份子,但他並不是馬龍,馬龍跟大洋彼岸的那塊土地鮮有接觸。

所以胡浩南隻是回答說:

“如果可以,我倒是希望,這個夏天,馬龍可以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這會幫助他做出更適合自己、更正確的抉擇。”

“而我,作為他的教練,尊重他的決定。”

體壇周報記者張遠見胡浩南不想在歸化問題上深入討論,隨即把話題引到了中國籃球發展的問題上。

對此,胡浩南也聊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說:

“中國一貫強調集體主義,但是當我回看比賽錄像的時候,發現我們打得哪裏是集體主義籃球?”

“當易建聯頂著防守,一連打進兩個球後,所有人都期待他可以投進第三個,第四個。”

“哪怕他撐著疲憊的雙腿,跳起,又重重的摔倒在地,明明他已經肉眼可見的疲憊,但是我們還是不斷的把球喂給他,希望他可以通過強大的意誌力戰勝身體的疲憊,最終帶隊取勝。”

“我們想要看到的分明就是‘英雄主義’,是‘個人主義’籃球嗎?”

“但籃球終究是五個人的,甚至是十二個人的,如果我們把中國籃球的曆史往前翻,你會發現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打出的是超越時代的籃球理念。”

“比如錢澄海時期,那時我們最早提出了全場緊逼的概念,並一度徹底放棄陣地戰,練就了追著屁股打的跑轟戰術雛形。”

“不客氣的說,追本溯源,科爾、德安東尼這些喜歡打小球戰術的教練,稱呼錢指導為祖師爺也不為過。”

“86年世錦賽,我們中國的籃球轟動了整個國際籃壇,更是被fiba主席斯坦科維奇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籃球隊。”

“那是一支怎樣的籃球隊?”

“我看過他們的比賽錄像,拿到球後立刻發動長傳快攻,在對方防守沒有完全落位之前就完成投籃出手。”

“那個時候,我就在思索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原因很簡單……”

“因為中國人身體靈活,歐美人身材高大,而且略顯笨重,轉身速度不夠快,所以我們發揮自身特點,打出快靈準,而快是第一位的,因為快,他們就沒辦法落位防守,跑又跑不過,搶又搶不到,歐美的人高馬大的身體優勢就最大程度上被弱化。”

“那支球隊給我的感覺就是大膽、細膩、穩健,五個人在球場上奔跑,但看著卻像是一個人……”

“這是一支極有特點的球隊!但在接下來很長時間段裏,我們一味得追求身材高大化,漸漸失去了自身特點,逐漸變得平庸,反倒是韓國,把快靈準的特點學了去,成為我們在亞洲籃壇的勁敵……”

說到這裏,胡浩南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了,扯得也太遠了……

而身為記者的張遠早已聽入了迷,他沒想到胡浩南對於中國籃球的曆史竟然了解如此之深,以至於胡浩南停下來的時候,他還在傻傻的等著胡浩南繼續講下去。

直到導播在耳麥裏提醒他,才連忙提問道:“胡指導,那您認為接下來中國籃球的未來之路該怎麼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