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祚皇帝表情的變化,朝堂上的官員開始議論起來,但形勢仍有些為妙,誰也猜不透天祚皇帝心中真實的想法。
他故意等眾臣議論了片刻,才悠悠開口道:“替父出征,孝心倒也不比老五差,諸位愛卿覺得呢?”
從最開始的謀逆,變成了替父出征,這代表著天祚皇帝的態度。
他哪裏是讓文武百官提意見,分明是讓他們跟著附和。
蕭顯第一個站出來,大聲道:“臣認為,晉王殿下替父出征,不僅是盡孝,還能護我河山,實乃幸事!”
宰相也跟著站出來,拱手道:“老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不一會的功夫,近三分之一的朝臣都出來站隊。
這幾乎板上釘釘的事情,他們再不出來表忠心的話,今後很可能被穿小鞋。
雖說晉王登基後是個替身皇帝,但等天祚皇帝百年後,他就成了朝堂上的主人,誰願意得罪未來的皇帝呢?
蕭奉先硬著頭皮,不甘心道:“陛下,臣覺得此事欠穩妥。”
天祚皇帝看都不看他一眼,擺擺手道:“樞密使,你好生準備釣魚之事即可,這件事情不用參與。”
等晉王當皇帝後,他就有大把的時間釣魚,想想都令人興奮。
蕭奉先被懟的啞口無言,這更加證明了天祚皇帝的態度。
那些搖擺不定的官員急忙表態,生怕錯過了末班車,畢竟蕭顯已經開始數人頭了。
“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意見,那這件事情就定下來吧,三日後,舉行登基儀式,朕會昭告全國。”天祚皇帝端著眸子說道,算是給這件事情下了定論。
三日後舉行登基儀式?這未免有些太迅速了。
禮部的那些官員一怔,這不是為難他們嗎?
三天時間太短,根本來不及準備。
禮部尚書湊到晉王耳邊,諂媚的問道:“殿下,散朝後微臣能不能占用您一點時間?”
他顯然是要詢問晉王對登基大典的要求。
晉王淡淡一笑:“昭告天下便可,至於這登基大典,越簡單越好!”
他不過是要擴大號召力罷了,為後麵攻打金人做好準備。
登基大典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他有些抵觸。
見他一臉真摯,禮部尚書鬆了口氣,如此一來,他們的壓力小了許多。
“退朝吧!”天祚皇帝迫不及待的說道,這一刻,他的心情尤為舒暢。
百官退出去之後,他又對著蕭奉先道:“釣魚之事,改到三日後吧,到時候你陪朕好好出去走走!”
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把朝堂交給晉王。
如此一來,五皇子連半點希望都沒有。
況且,皇帝帶著蕭奉先一起釣魚,變相削弱了蕭奉先的勢力。
“臣……遵命。”蕭奉先咬著牙回應道。
他心裏有一萬個不願意,也不敢說出來。
他隻希望晉王在禦駕親征的時候被金人除掉。
此刻,晉王等人已經離開皇宮,蕭顯興奮的問道:“殿下這一招出其不意,真是絕妙。”
旁邊的丞相捋了捋胡須,滿意的點點頭:“殿下的才能,不亞於先古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