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毓看著財大氣粗的皇帝,便解釋道:“皇上,熏妃娘娘得病是氣血旺盛所致,所以飲食必須清談,這些藥能補中益氣,很適合娘娘,我開的藥膳比藥的效果更好,這樣娘娘身體恢複很快。”
這幾日,宋毓帶著皇宮裏麵,每日給熏妃針灸和按摩,加上自己親自做好的食療,很快熏妃就從昏睡當中蘇醒。
皇帝纏綿病榻的熏妃,在宋毓的醫治下蘇醒,大喜過望,便賞了宋毓錦緞二十多匹,各色蘇錦和進貢的棉綢,外加黃金千兩!
宋毓對著皇帝千恩萬謝,熏妃的病已經治好了,自己也得要離開皇宮,皇帝便派人護送宋毓回青誌書院。
幾輛馬車從皇宮裏麵出來,隻見車上不少的綾羅綢緞,還有幾箱黃金白銀,宋毓在坐在前麵的馬車內,老百姓們紛紛圍觀著這位治好熏妃娘娘的醫者。
街頭巷尾的人都跟著馬車後麵,對著那幾輛禦賜的綾羅綢緞,隻得咂舌,不知道這位醫者是何許人也!
很快馬車就到了青誌書院的門口,聽到門房傳話的院長,急吼吼的從書院裏麵出來親自迎接,宋毓終於回來了,還治好了熏妃娘娘的病,真是給青誌書院添光啊!
宋毓下馬,院長熱情的迎了上去,看到了那幾輛馬車的賞賜,皇帝出手可真闊綽!
回到了青誌書院,宋毓看著自己所得到的賞賜,可得要好好的向時宴卿誇耀一番了。
很快,青誌書院的宋毓先生治好熏妃娘娘病的故事傳遍了整個京城,成為不少的人茶餘飯後談資。
青誌書院門口一大群的老百姓,其中家中有疑難雜症的病人,家屬前來求醫。
院長看著老百姓將門口圍得水泄不通,甚是擔憂,問道:“宋先生,這麼多病人前來求醫,這該如何是好啊!”
宋毓看著麵前成片的老百姓慕名而來,大家都是還找自己求醫的,醫者仁心,不能拒之門外,於是說道:“院長,這些老百姓都是求醫的,不如就讓他們一個一個進來,至於看病的診金,我宋毓不收分毫。”
不少的老百姓聽到宋毓這麼說,直呼活菩薩啊!看病不收錢,要是別人有著宋毓的本事,那是千金難求啊!於是不少貧窮的人家,也紛紛擠在了青誌書院門口。
大家都有秩序的排在門口,有直接將病人用擔架帶過來,好讓宋毓診斷一番,門房依次一個一個的讓他們進去。
宋毓在書院內擺了一張桌子,準備就地看診,老百姓們看到宋毓年紀輕輕的,醫術了的,紛紛傳言宋毓是活菩薩轉世,下凡救苦救難的。
躺在床上的老婦人,宋毓把脈之後,已經知曉老婦人已經沒有幾年時光了,全靠一口氣撐著,隻能喂下一顆保命丸,再煎幾貼藥方能撐過這段時日,還能再和老人度過幾年的光景。